下一篇文章
殘缺無阻足球及拍照夢 聽障攝影師走遍世界展才華
身體的殘障或會影響日常生活,卻從不是有着追夢熱誠的人抱持的藉口。任社企平面設計師的朱景榮(Wing),在初中時因聽力問題,求學路遇不少阻礙,他憑着毅力一一克服之餘,兼能發展自己在足球及攝影的興趣,並以聽障攝影師身份,作品屢獲獎項,成為人殘志不殘的典範。
在11歲那年,朱景榮因耳炎令左耳完全失去聽力,而右耳則需戴助聽器來輔助日常生活。初中時他在特殊學校讀書,直至中三派位後,他獲派至正常學校繼續上學,但求學過程變得艱巨。
他憶述:「因為突然轉到健聽學校,日常要面對老師及同學對話並不容易,雖然有政府資助助聽器,令我能勉強追上成績,終能中五畢業,但是成績很一般,未能繼續升學,只好投身社會工作。」
成聽障足球隊教練
在讀中學時,年輕力壯的Wing,在運動表現特別出色,尤其對足球更是充滿熱誠。當年香港足球適逢最興盛時期,他在應付會考前夕,曾成功考進南華青年軍,但因落球場要除掉助聽器,令他聽不到教練的指揮,表現未能發揮。不過這未減Wing的鬥志,之後他又考入愉園的青年軍,隊友還有後來成為藝人的崔錦棠,同時得到前輩如「球王」劉榮業的照顧,令他可在足球場一展所長。
Wing回想:「我在青年軍踢了一年,因已屆18歲不能再踢,也因為聽覺問題,未能晉升預備組或甲組球員,無緣踢上專業比賽。後來有朋友帶我參加聽障者足球比賽,結果受到賞識,被選入香港聽障足球代表隊。」投身社會後,Wing一直未有放下足球此興趣,至今跟愉園的波友仍常有聚會,現在亦是香港聽障足球代表隊教練兼球員。
除了踢波,Wing另有兩大人生興趣,就是攝影和旅行。「11歲時受哥哥影響,開始喜歡攝影,當年還是用菲林相機,慢慢學習光圈快門不同攝影技術,後來到數碼相機、手機拍攝、航拍機等,一有新產品就會研究。」
以攝影開拓眼界
Wing喜歡攝影,自言因為可令他看得更多更闊,相對是以視覺彌補了聽覺的不足。在2016年,他因工作關係曾到德國定居,自此喜歡上周遊列國,疫情前經常拿着相機,由歐洲至烏克蘭都曾留下足迹,曾因把旅遊時航拍照片放上網,因而吸引製造商邀做產品測試員,讓他可以用最新的型號繼續在世界留影。
Wing在旅行期間拍攝的照片及短片,先後榮獲「2018年國際聾人電影節」最佳手機電影作品亞軍;2019年亦在手機攝影比賽及微電影比賽等獲多個獎項,其宣揚攝影、旅遊和航拍的社交平台現已達兩萬粉絲。
即使疫情期間減少了遊歷經驗,Wing就把鏡頭聚焦在香港的大街小巷,如早前他用航拍機拍下將軍澳居所附近的紅葉,就讓網民讚歎不已,並被不少傳媒轉載相片。Wing指美麗的地方不一定要向外走,在自己所住的城市,也是處處帶來驚喜,他希望透過相片,展現不同社區的獨特面貌。
投身社企助聽障者
成長時因聽障縱然受了不少考驗,Wing卻從沒有氣餒,也從不讓身體缺陷而影響追夢。他語重心長說:「我覺得成長過程中,每一步都沒有僥倖,是靠着自己的堅毅面對種種困難,有時就算未能成功,心中亦從沒有挫敗感,只要願意多作嘗試,總有一日會成功。例如年輕時因聽障不能成為專業球員,現在我也能考獲香港聽障足球代表隊的教練兼球員,也曾為不同機構任職青少年的足球教練。」
Wing亦曾在多間傳媒機構擔任廣告工作,作為聽障人士,工作上亦要面對重重障礙。「在傳媒上班的日子,經常要長時間工作,體驗了不少壓力和挑戰,但也讓我能鍛練克服難關的決心,可以面對不同客戶的要求,妥善處理各種安排。雖然精神上有時受困擾,只要生活中找到平衡,也能應付得到。」
現時Wing已離開傳媒行業,投身聽障社企「活髮社」任平面設計師,也會參與籌備活動,他解釋:「加入社企,是希望用自身的經歷,成為聽障人士學習的榜樣,同時協助他們得到就業機會,令聽障人士一樣有能力在社會工作,並把個人專長成為專業技能。」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縱是老生常談,Wing卻是身體力行,即使遇到甚麼困難,只要一直保持正面積極的態度,他認為一定可以關關難過關關過。
作者:陳家昌
責任編輯:黃依情
▲ 朱景榮疫情前攝於烏克蘭基輔,想不到現時已發生戰事,暫時更難有機會再訪。(受訪者提供)
▲ 曾是愉園年輕軍的他,現時跟「球王」劉榮業(中)及藝人崔錦棠(左)仍常有參加球會的聚會活動。(受訪者提供)
▲ 雖因身體缺陷未能成專業球員,Wing 現時仍能當上聽障足球代表隊的教練。(受訪者提供)
▲ 早前他以航拍機攝下將軍澳紅葉,更被不少傳媒轉載。(受訪者提供)
▲ Wing喜歡拿着攝影機周遊列國,以鏡頭開拓眼界,圖為他攝於波蘭的集中營遺址。(受訪者提供)
▲ Wing的攝影作品曾多次奪獎。(受訪者提供)
▲ 曾因為公幹而前赴德國,自始他便愛上了旅行,足迹遍及歐洲多國。(受訪者提供)
▲ Wing跟太太攝於法國聖米歇爾山。(受訪者提供)
▲ 近年加入社企工作,希望幫助聽障人士融入社會。(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