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重新盯上非洲 能否抗華影響力?

評論 2023/02/06

分享:

分享:

一個美國人走在埃塞俄比亞小鎮街頭,當地小孩難得一見外國面孔,興奮地跑過來和他握手,問:「你是中國人嗎?」

以上是瑞典烏普薩拉大學(Uppsala University)印度裔學者斯溫(Ashok Swain),去年在阿聯酋英語報章《Gulf News》專欄,講自己和美國同事在非洲遇到的經歷。這雖然是一則趣聞軼事,卻反映出當今中國在非洲的影響力。

中國外長33年傳統 新年首訪非洲

中國外長連續33年以非洲為新年首訪目的地,秦剛1月走訪埃塞俄比亞、加蓬、安哥拉、貝寧、埃及。這5國分布非洲東西南北,包括英語、法語、葡語、阿拉伯語國家,而埃塞俄比亞、埃及首都分別為非洲聯盟、阿拉伯國家聯盟總部所在地,秦剛新官上任,此行一併會見這兩個重要國際組織領導人。簡單看看這幾點,就知中國對非洲外交絕不簡單。

美國高喊要和中國競爭,拜登政府也重新盯上了非洲,不再如特朗普年代般視非洲國家為「糞坑」。美國財長耶倫(Janet Yellen)上月出訪塞內加爾、贊比亞、南非;駐聯合國大使格林菲爾德(Linda Thomas-Greenfield)也到了加納、莫桑比克、肯尼亞。而在此之前,總統拜登(Joe Biden)去年12月在華盛頓主持事隔8年的第2屆美國-非洲領導人峰會,他當時還宣布,有意在今年訪問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

非洲正成為中美大博弈雙方皆不能忽視的一塊版圖,這背後蘊含多重邏輯。

經濟上,中國是世界工廠,美國則有意再工業化,這都需要非洲豐富的自然資源驅動。非洲擁有全球30%礦藏(包括40%黃金、90%鉑金)、12%石油、8%天然氣。電動車電池必須的金屬鈷,全球50%蘊藏及70%產量皆來自剛果民主共和國。

非洲也是未來潛力數一數二的市場。非洲目前人口14億,佔全球約17%,與中國及印度持平,但經濟規模僅3萬億美元,只佔全球3%,相當不到7,000萬人的英國,還在印度之後。而非洲人口到2050年料會增至25億,佔世界四分之一,且整體相當年輕。

政治上,非洲今天達54國之眾,比亞洲還多,佔聯合國193個成員國超過四分之一,分量極重。聯合國大會投票中,各國不論大小皆有同等一票,因此稱得上「得非洲得天下」。

1971年提案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聯合國席位23國中,非洲佔11國;大會表決投贊成票76國中,非洲亦佔26國。(當年聯合國成員131國、非洲42國;決議76票贊成、35票反對、17票棄權、3票缺席。)美國要對付中國,「武鬥」只需個別國家甘當馬前卒就行,但論「文鬥」,拜登政府相信意識到,沒有非洲幫助是要吃大虧的。

地緣上,非洲位處印度洋、大西洋之間,是太平洋方向以外,中美大棋局的攻守進退隘口。非洲之角一帶海上安全,事關中國能源和原材料供給綫,中國海軍也因此在吉布提設立補給基地。美國「印太戰略」如果不包括非洲,亦會是個短視的錯誤。美方一些人甚至炒作中國投資西非港口「威脅美國東岸」。

美修補非洲關係 紓國內種族矛盾

此外,對美國而言,與非洲修補關係,也許還有盼望紓緩國內種族矛盾的考量,這也符合當前執政民主黨的特性。

所以拜登政府正重啟美國對非洲外交攻勢,而且平心而論,至少以美國標準看,牌面頗有誠意。拜登在美非峰會上雖再口誤鬧笑話,將投資非洲數字經濟計劃講到3,500億美元,實際只有3.5億美元,但美方此次整份對非倡議覆蓋貿易、投資、衞生、氣候等方面,總值550億美元。相比拜登對東盟只拿1.5億美元、對南太平洋島國拋8.1億美元,他對非洲顯然重視得多,用他的話說,叫「all in」。

不過,美國欲在非洲抗衡中國影響力,還有很多課要補。

「美國總覺得非洲人需要接濟,需要被告知應該做甚麼。」2010至2019年非盟駐美國大使阿麗卡娜.綺宏泊歷(Arikana Chihombori-Quao)去年在半島電視台節目上說:「除非美國平等相待,否則(對非外交)必定失敗。」

她解釋,美國與非洲國家開會,事前都沒有設定議程,有如「來華盛頓,讓我告訴你怎辦」、「拜登不會這樣對其他國家元首。」她批評,美方做法侮辱人,不尊重非洲,而華府內亦存在一些種族主義。

作為對比,綺宏泊歷指出,中國與非洲國家開會前,都會讓非方元首商量,明確將會談及甚麼議題,如貿易、援助、投資等,「提供一條前進的路,並有所跟進」;中方與非洲個別國家雙邊,或與非洲整體都有這種機制。她坦言,中方也並非一開始就如此,但很快就改變策略。「他們明白非洲有他們想要的東西。『你很重要,我們的關係很重要。』」

的確,拜登在美非峰會期間,專門挑了6個今年會選舉的非洲國家,會見其領導人,「敦促他們確保選舉自由公正」。在美國選舉結果受到美國國內不少聲音質疑(不管合不合理)的今天,這難道不很幽默?

爭取人心需要長期、持續深耕,拜登550億美元倡議即使最終真的能落到實處,也只是個開始。中國2021年與非洲貿易總額達2,540億美元,幾乎是美非640億美元的4倍。中國對非洲海外直接投資存量由2003年的4.9億美元,增至2020年的434億美元,並自2014年已超過美國。

醒覺年代 泛非主義有望成真

說實話,美國拉攏各國,亦須淡化視他們為大國博弈棋子的信息。奈何美國現在不提對手,任何投資都好像無法對內合理化,上不了馬。美國請非洲國家作客,張嘴閉嘴卻都是中俄「滲透」;耶倫到贊比亞,也要非得提一下中國才舒服。東南亞國家一再表明不會在中美間選邊站,非洲國家相信一樣清醒,因為沒有正常人願意成為下一個烏克蘭。

再講美國軍援烏克蘭都快1,000億美元了,對非550億美元倡議又算甚麼?美國把戰爭和軍工利益,置於建設和發展之前的態度一日不改,都永遠無法抗衡中國在發展中國家間的影響力。

此外,《非洲大陸自由貿易協定》(AfCFTA)2019年起生效,盡管仍有很長的路要走,此舉仍反映非洲開始有足夠條件,推動泛非主義成真。非洲人意識到,西方當年瓜分非洲所劃邊界演變而來的今天國界,是非洲發展桎梏,非洲必須一體化自強方有出路。這是非洲的醒覺年代,美國等西方國家準備好了嗎?

美國正重啟美國對非洲外交攻勢,去年12月總統拜登(中)在華盛頓主持事隔8年的第2屆美國—非洲領導人峰會。(法新社資料圖片)

撰文 : 連兆鋒

欄名 : 中外廣角鏡

緊貼財經時事新聞分析,讚好hket Facebook 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