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的突破

副刊版 2023/02/07

分享:

分享:

說回《狂飆》大熱的原因,有演出可觀的因素,但同樣惹人討論的,還有不少破格的劇情處理。看國產劇,許多時不能只看大主題,反而就在細節中會有不少估不到的尺度突破。

但若先談現象的話,《狂飆》可算是一個中國影視風潮下的最新代表,那就是南方小城劇,由電影《風中有朵雨做的雲》到《隱秘的角落》再到這一部,都是把城市含糊了,只籠統形容為一個南方城市,直接起一個現實中不存在的城市名給它,避免影射到任何真實的城市及官員,亦大有遠離北京中心,說那只是一個邊陲城市的例外意思。

而今次的突破,即為雖然是中央政法委主催的打黑宣傳劇(其實官方色彩極重,一開場就先來黨員掃黑大會,背誦一下最高領導的指示等),可是當中都有極大的尺度挑戰。可能正因為,後台愈大,可以容許的創作空間反而愈大。

首先,全劇主綫是講京海市(虛設的城市)高官和黑道勾結,作保護傘二十多年,中央終得出手,要徹查拉人,於是就牽連出整個政府由公安到黨政高層的黑網絡,最高級的去到書記及市長級別(甚至暗示去到省級)。

而之前提及的張頌文飾演的由魚檔小老闆,撈到黑道老大的角色,好看點就是今次和他對拼的正是當年的警察好友,相當有港劇情仇風,亦有公安混入黑道做臥底的情節。

而較含蓄也最大膽的,還有一段很難會理解錯的「同志」情節,這在那麼官方的主流劇集中,還是講到高級政府人員有關,可真是破天荒了。說是含蓄,當然沒有公開打情罵俏,可是對白和畫面中也極有所指。例如有人會說,大領導當中,有人不喜歡女人。而所指的領導,則和跟隨他多年的男秘書曖昧,也有二人按摩的場面,相當耐人尋味。

撰文 : 李照興

欄名 : 中國新呢

緊貼財經時事新聞分析,讚好hket Facebook 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