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肩環環相扣

副刊版 2023/02/08

分享:

分享:

頸肩關係密切,其之間肌肉關節緊密相連,功能或病症互為因果。就算日常醫囑,除練習改善姿勢運動外,亦建議避免提舉重物。究竟頸肩關係如何?頸或肩痛時應如何避免疼痛蔓延,痺痛連成一片?

肩頸不同髖股關節,肩與軀幹關節連繫單薄,穩定的肩頸其實靠肌肉支撑。頸椎神經支配肩肌肉及感覺,若頸神經受壓,會致肩肌肉無力,或肩臂感覺異常或疼痛。肩臂以鎖胸骨關節連接身體,但大部分承托力是靠胸肩間肌肉提供,例如胸大小肌、背闊肌、前鋸肌及斜方肌等。而支配這些肌肉的神經綫,由頸椎旁臂叢神經衍生而來。故此,若頸椎病影響及神經綫,可致肩肌肉失力或萎縮,或促進肩肌肉肌腱勞損炎症發生。

不單頸可影響肩,肩功能亦反過來影響頸椎,曾有研究關於肩負重與否,與下肩外展動作對頸椎影響。結果肩不負重並不影響頸椎位置;但假若肩受力拉動阻力帶,當肩外展首90度動作時,會引致上頸椎轉向對側,若再外展達120度時,下頸椎會旋轉至同側。實驗證明上肢負重可牽歪頸椎,但若頸部穩定作用的肌力足夠,是可抵銷上肢提重物的影響。而問題尤其在頸痛時,頸肌肉正常功能受抑,使肩稍運動或負重,會顯著波及頸椎。

肩及肩胛姿勢亦影響頸椎功能。上交叉症候群闡述愈是寒背姿勢,愈會出現頭前移情況,這會引致下頸椎處於前屈狀態,上頸椎處後伸姿勢,結果加劇頸椎後部壓力,尤其頸椎小關節(Facet Joint)負荷,加促退化。肩頸檢查亦會測試肩姿勢,對頸痛頸活動幅度影響,臨床檢查常會比較肩姿勢對頸痛或頸活動幅度,建議的運動應更為有的放矢。

既然肩頸相互影響,肩頸各自痛症的治療亦應彼此兼顧。頸椎病患者除要注意肩頸整體姿勢外,在康復後期亦要鍛練肩臂肌力,或肩炎症痛症亦應除治療肩外,作早晚頸部拉筋運動,以防繼發頸痛。

撰文 : 盧文健 物理治療師、註冊中醫師

欄名 : 理療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