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加強合作 助融入大灣區發展

評論 2023/02/08

分享:

分享:

上周四(2月2日),新民黨久違地組織了交流團,前往澳門考察一天,由擁有豐富澳門人脈的新任立法會議員何敬康擔任團長。當日行程相當緊湊,拜會了澳門行政長官賀一誠、經濟財政司司長李偉農、全國政協副主席何厚鏵,參觀了澳門立法會和澳門科技大學,也與李偉農及澳門工商聯代表作了深入交流,可謂收穫甚豐。

澳門行政長官賀一誠非常客氣,不單與我們詳談了一個半小時,還在新聞稿中說「港澳兩個特區一向保持良好關係,澳門一直以來都是樂於學習借鑑香港的成功經驗,未來將繼續加強與香港的交流與合作」,又指「香港新民黨秉持愛國愛港宗旨,為香港的發展做了大量工作,是香港政府與居民溝通的重要橋樑之一。」我們非常感謝賀一誠詳細介紹了澳門發展的方方面面,我認為澳門不少政策值得香港學習借鑑,特別認同兩個特區可以加強交流合作,共同促進大灣區發展,達致港澳雙贏。

早一步全面通關 澳門佔先機

首先,眾所周知,疫情3年以來,澳門的抗疫策略一直與內地同步。澳門50萬人口當中,有10多萬人居於珠海,每天過境工作,若澳門與內地封關,斷絕人員往來,會非常不便,也不利經濟發展及社會和諧,因此澳門與內地抗疫一體化,合情合理。

為了抵銷抗疫對經濟的影響,澳門政府連續16年實施「現金分享計劃」,全民派錢,今年也將向全民派發現金一萬澳門元;此外,澳門於2020年起派發電子消費券(消費補貼計劃),比香港早了一年。

澳門於上月8日起全面開關,比香港早了一個月,旅客入境澳門免檢疫、免隔離、免核酸、取消健康申報、停用紅黃碼,於是旅客湧入、賭場爆滿、酒店加價,特別是農曆新年期間,市面非常熱鬧。

早前有外媒記者向我提問,為甚麼這段期間訪澳旅客的人數,會比訪港旅客多?我認為有幾個原因,第一就是澳門比我們早一步全面開關,而且免卻很多旅客都覺得不便的核酸檢測,但是香港同期只開放了部分口岸,以及入境需持有48小時內的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因此澳門是佔了先機;第二,所謂新正頭、好意頭,很多中國人都喜歡在新年入賭場「玩返兩手」,澳門博彩業蓬勃,自然有優勢。

聯合優惠吸港澳同遊 擴產業鏈

說到澳門的博彩業,一直是澳門的經濟支柱,在疫情前的2018年,博彩毛收入達3,028.46億澳門元,而博彩稅為毛收入的40%,抽稅相當高;此外,澳門博彩監察協調局剛宣布,將徵收5%博彩中介佣金稅。雖然稅率如此高、競爭又大,博彩娛樂企業仍前扑後繼,去年12月,6間博彩娛樂企業與澳門政府簽署10年博彩合約,投資總額達1,188億澳門元。博彩娛樂企業不畏競爭,也不畏高稅率,反映高博彩稅率會打擊博彩業、影響投注的說法站不住腳。

澳門博彩業與旅遊業的關係密不可分,互相帶動,提振效益,香港也可加強與澳門的合作,相對於把對方視為競爭對手,不如港澳聯手推動大灣區旅遊特色,擴大整個旅遊產業鏈,尋求共贏。例如在開關過渡期,港澳可推出聯合優惠,「我送機票你送船飛」之類,吸引旅客港澳同遊,達致最大效益。

橫琴深合區 盡顯一國兩制獨特性

除了博彩業、旅遊業,澳門政府也希望擴闊當地產業結構,讓經濟有更全面的發展,其中「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便是重要項目。橫琴深合區佔地約106平方公里,定義為特殊經濟區,這個特區中的特區,在推動創科產業、經濟發展,甚至法制發展均有重要貢獻,深合區內的民事及商業訴訟採用澳門法,刑事訴訟則運用內地法,進一步彰顯一國兩制的獨特性。

我們亦參觀了澳門科技大學,進一步了解澳門的創科發展。不說不知,澳門科技大學原來是私立大學,於2000年建校後,聘用大量內地、香港以至海外的學者,全力聚焦創科研究,現任校長李行偉教授便來自香港科技大學,是201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的得獎者。

增創科協作 發揮港基礎科研優勢

澳科大現時設有兩個國家實驗室,一個是「月球與行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另一個則是「中藥質量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兩個範疇都對國家的未來發展有重要戰略意義。

當日我們參觀了「中藥質量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了解到實驗室有各級科研人員400多人,包括諾貝爾獎得獎者和中國科學院院士;硬件方面,實驗室投放很多資源,設置很多先進儀器,務求以最先進的醫學科技、創新技術,分析各種中藥的成分、提升複方質量、研發新藥等,以配合國家政策,推動中醫藥國際化。

香港的大學在基礎科研方面,一向非常出色,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剛發表了《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我認為當局應在《藍圖》的基礎上,加強與澳門的合作,以發揮更強大的科研力量。

當日另一個重點考察地,就是澳門立法會。澳門立法會主席高開賢和議員何潤生,帶我們參觀了立法會大樓,我們試坐了議事廳的議員席,覺得座位較香港的舒服呢。高開賢告訴我們,原來香港立法會興建新大樓前,立法會秘書處曾組團到澳門視察,現在兩地議事廳的設計有異曲同工之妙。

此外,香港議員座位上的顯示屏,只顯示頭3位發言順序的議員姓名,澳門這邊便不同了,顯示屏上顯示所有議員的發言順序,我認為這個細節非常好,議員知道自己的排序,可準確地做好準備,希望香港立法會可參考。

高開賢也向我們介紹了澳門立法會的組成,其實類似香港完善選舉制度後的做法,他們共有33名議員,澳門政府委任7席,直選議員14人,餘下12席則由間選產生。澳門政府根據中央的要求,參選立法會的人士必須通過資格審查委會員的審查,才能成為候選人,確保體現「愛國者治澳」的目標。

直選方面,澳門採用「名單制」,根據「單一可轉移票制」(single transferable vote)的原則,若某候選人的得票夠多,便可帶名單上的其他候選人入局,香港以前也採用過類似制度;其實世界各地的選舉制度各有不同,最重要是因應當地的實際情況,發展最適用的制度。

立法維護國安步伐 澳更領先

最後,我們討論了《澳門基本法》和《香港基本法》的相互影響。《澳門基本法》是在1993年通過、1999年實施,比《香港基本法》(1997年實施)晚了兩年,因此《澳門基本法》在草擬時,是有汲取香港的實際經驗,例如有關居留權的條文,當年《香港基本法》第24條引起「吳嘉玲案」等居留權爭議,即父或母在未有香港居留權之前所生的子女,有沒有香港居留權?而《澳門基本法》第24條則非常清晰,是要已經擁有居留權的澳門永久性居民所生之子女,才會享有澳門居留權,免卻爭議。

此外,澳門早於2009年已為23條自行立法,履行了憲制責任,維護了國家安全;而香港至今仍未為23條自行立法,反而是中央為香港訂立《港區國安法》,在這點上,兩地步伐的確有差異。

總結這次澳門之行,雖然只是一日行程,但是讓我們加深了對澳門的全面了解,對於今後如何加強港澳兩地合作,推進香港融入大灣區、加入國家發展大局,有很好的催化作用。

澳門的抗疫策略一直與內地同步,而且比香港早一步全面通關,免卻很多旅客都覺得不便的核酸檢測,佔了先機。(新華社資料圖片)

撰文 : 葉劉淑儀 行政會議召集人、立法會議員、新民黨主席

欄名 : 評論

緊貼財經時事新聞分析,讚好hket Facebook 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