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利副作用

副刊版 2023/02/09

分享:

分享:

西方國家熟悉的中國人名字,除了國家領導人如毛澤東、習近平外,相信便是陳麻婆。

二十多年來,可算走遍大江南北,不論是歐美還是拉丁美洲,甚至印度、中東,只要有中國餐館,便必定有這道Mapo Tofu(麻婆豆腐),醫生腸胃思鄉時,一碗米飯、一碟青菜,再加鍋麻婆豆腐,便會吃個不亦樂乎。

當然,大部分外國人不會知曉Mapo是古人名字,也不會知道早在一八六二年,四川成都陳興盛飯舖老闆娘,已把著名川味的麻辣鮮酥注入嫩豆腐而創立此聞名菜式,更不會知因她臉上長麻子而被稱為陳麻婆,故此,她做的豆腐便稱為陳麻婆豆腐,文化大革命破四舊後,才簡稱「麻婆豆腐」。

活在十九世紀的陳麻婆,絕對難以想像自己的芳名,從亞洲傳遍歐美世界各地,很大可能她甚至不知悉中國以外還有其他國家的存在。她創造豆腐,主要是為街坊百姓做一道價廉美味、並可以佐膳的果腹菜,大獲好評後,雖能為陳興盛飯舖帶來滔滔生意,但絕難想像其名字可以流芳百世。

不少人或會以追求名和利為人生目標,以名換利或以利換名皆屬常見;但若回顧過去著名歷史人物,他們人生目的很少以名利為出發點,而是以創新求變為人生目標。Van Gogh(梵高)死前一刻,也只是潦倒的不知名畫家;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也絕非為研發原子彈而設。

陳麻婆目的是創一道好菜式,當這單一目的達到後,名利只是副作用。

撰文 : 莫樹錦

欄名 : 醫筆稱心

緊貼財經時事新聞分析,讚好hket Facebook 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