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活是 — 吞得下

副刊版 2023/02/09

分享:

分享:

落錯格(誤嚥)絕非只發生在七、八十歲的老友記身上,嚥下機能下降並不是突然之間的事,它是打從四十歲後就開始衰退,只不過是高齡人士的吞嚥障礙問題比較明顯而已。若我們在中年不開始鍛練喉嚨肌肉,很容易會在老年出現以下情況:

一、因喉頭流入而嗆到;二、食物/液體錯入氣管和肺部;三、年輕時,身體會有哽嗆或咳嗽的自然反應去排出侵入物以保護氣管,但有些高齡老友記,喉嚨知覺力已衰退,造成即使落錯格,身體也不曉得做出哽嗆或咳嗽的反射動作,那食物/液體就會在氣管或肺部繁殖,令免疫差的老友記引發誤嚥性肺炎。

首先,要理解為甚麼我們嚥下機能會衰退呢?正常人在不進食的狀態時,食道的入口是關閉的,吞嚥時,食物在喉嚨會引起吞嚥反射,咽部肌肉先收緊,舌頭後面的「會厭」會遮蓋氣管,防止食物進入氣管,之後食道肌肉會放鬆把食物/液體推進食道,整個吞嚥動作只不過是零點八秒,但各種肌肉要在時間上配合得天衣無縫,才能令食物/液體準確地進入食道。若蓋着氣管的會厭遮遲了,食道括約肌(即賁門)便不能放鬆,導致食物難以進入食道,即會出現落錯格的情況。

當我們的喉嚨肌肉開始隨着年齡增長衰退時,它們就會反應遲鈍,「唔聽使」的情況開始變得頻密,幸好喉嚨肌肉像其他肌肉一樣,是可以鍛練的,這是非常重要又經常被忽略的肌肉。

一個人能維持幾多吞嚥能力,決定一個人有幾快活。快活是—吞得下。不能享受美食、經常因肺炎進出醫院,又或因嚥下機能衰退而要插胃喉,日常生活是很難快活的。自己盡做,起碼可把快活自在的人生盡量延長。(三之二)

撰文 : 利嘉敏

欄名 : 攻關女子

緊貼財經時事新聞分析,讚好hket Facebook 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