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無改Play It by Ear格言 吳錫輝 現在過每一天都賺了

副刊版 2023/02/09

分享:

分享:

訪問尾聲,如常地問吳錫輝,面對漸漸復常的香港,可有甚麼說話給老友記?他想一想答道:「即使退休了也要跟這世界connect得更牢固,要好好裝備自己,機遇留給有裝備的人。明年今日被淘汰了,就別自怨自艾,在沮喪時保持平靜應對!」說易行難,若能一言以蔽之,他想到了這一句:「Play It by Ear!」

從英國廣播公司(BBC)網站所指,Play It by Ear源於音樂界,意指毋須看樂譜,憑耳朵和記憶就能彈奏出樂曲,更引伸成「見機行事、邊走邊看」之意,也即是說,執生是播音界要有的傍身技能。

「這一句很概括我整個Disc Jockey(唱片騎師)的人生。」誠然,英文世界的idioms大多語帶雙關。「所謂聆聽不是耳邊風,過程要filter,才會知下一步怎走!」就看一看由推介個人喜好的DJ,到成為影響八、九十年代整個廣播界的副廣播處長是如何「play」成的?

港大尖子改革港台

訪問吳錫輝當天,筆者往跑馬地途中,剛巧聽到收音機新聞廣播:「香港電台舉行新春團拜,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丘應樺與廣播處長張國財聯袂主持『非同凡響九十五』啟動儀式,今年更以『聽.見香港,聯繫您我』為主題……」

在港台工作33年,位至副廣播處長的吳錫輝,輕談淺說港台的當年情。

「在19世紀初期,香港電台是一個Radio Station,由一班外籍人士組成小社團,用短波發訊給本地的發燒友,又或給香港漁民的資訊而開始。」而他跟港台的一切,大概由讀港大時開始。

「那時還是Radio Hong Kong而不是RTHK(1976年正式定名),其時唯一娛樂在宿舍聽陳任、陳凱詩等電台節目,可以講Joe是第一代最紅的DJ,更是我的mentor!」

從RTHK香港電台面書上載了一篇哲學碩士論文《香港中文播音史1928 - 1997》道出當時狀況:1973年9月,張漢彪升任港台中文台台長,商業二台《年青人時間》深受歡迎,於是港台(中文台)決定進行挖角,首要對象正是星級DJ陳任。

「在我們之前,根本沒甚麼領導人想創新,是之後開始一連串改革!才開始recruit像朱培慶、李安求和我等,剛巧全都是HKU畢業的。」

「其實我可以話你知,在港台做《青春交響曲》所發揮的每一個創意,內部的領導人全沒有管制過我的。做的每一個《青春交響曲之夜》,去哪一個徙置區,找周啟生唱Led Zeppelin、Deep Purple都由我決定。因為由Day One知道,我需要面向和交代,不是港台或任何領導層而是聽眾,若不我來做甚麼?」

當然,造成的哄動不勝枚舉,如憑《踏浪》而紅爆的台灣女歌手沈雁來港踏上《青》的舞台,竟吸引兩萬人在九龍公園外,有因進不到會場而鼓譟到在加連威老道燒車。80年代Beyond跟二台搞迷你音樂會,派飛當天早上歌迷早已在廣播道排隊,最後更把電台大閘弄壞了!

吳錫輝還記得由BBC派來的時任處長戴善德(T.M.S. Tisdall)在管理紀錄上有一句評語:「It's reckless fault!」

他呷完一口白酒便說:「意即不應發生的錯誤竟然發生了,事後檢討當然是錯,怎可以容許那麼多人來呢?但那時跟商台競爭,我們要造勢嘛!」

一天只做一件事

其實早在1987年時,已決定2006年退下火綫,因他屬長俸舊制,政府需要他決定55歲或60歲設下退休時間表。

「那時我想得好仔細,因我明白創意愈後生愈好,無所忌,愈敢博,而我知道我的creativity不會超過30年!」那轉眼退休已17年,如要為這階段作appraisal評分又如何?他斬釘截鐵說:「不評分!沒意思。」

大概是自我評價不及別人的真誠「回報」,退休後他到過香港大學、浸會大學擔任講師,每年學生都會為他搞謝師宴,陳凱欣議員那一屆更大夥兒送他一套英國名貴茶具;其出山再主持的《輝哥的饌賞》更添食到大台,在無綫播放《輝哥為食遊》反應好到開足4輯。

「我盡晒力,有人appreciate已足夠!」

然而,吳氏退休後倒有一個飯局令筆者念念不忘,是資深傳媒人鄭明仁於2019年在其專欄提到,由14位退休傳媒人組成的「快樂傳媒老是佛」在富嘉閣晚飯,席間曾展章離座到鄰房邀請俞琤來。鄭這樣寫道:當年鬥個不亦樂乎的廣播雙雄終相遇,我們其餘13個老是佛等剝花生。俞琤二話不說拿起曾展章那杯威士忌一飲而盡,而吳氏大喝一聲:「好!」把自己那杯乾掉……

1988年,俞琤回商台任總經理,展開「321起飛」改革,輪到商台向港台挖角。為保住士氣,吳錫輝也作出變陣拆招,除了貫徹其「management by walking」的作風,更落場主持節目以致每天朝11晚11,工作無休。

回看昔日廣播界「干戈」化成豪情,今天吳錫輝換上一杯紅酒邊飲邊說:「一半是順水推舟,一半是我們兩個人本身的drive。像俞琤她一直望着我,我也看着她,像何佐芝當年升她職,她會打電話來告訴我:『下個月我是商台二台總監。』我當然回道:『我恭喜你啦!』現在回看,除了我倆,也讓廣播界在音樂同創意發展方面到有今日。其實唱片、電視、電影公司居功不少。」

以前因崗位每天長時間待在港台,退休後的他終學懂要relax。「養生,精神上和心理上就是這四個字:樂天知命!人有許多過分欲望,好像一度跟曾智華去飲早茶,但這種living style很routine,很沒趣!我反其道而行之,同樣每朝早7點醒了但不起床,給自己很寧靜的時間和自己說:『現在過每一天都已賺了!』就是這麼簡單!不用搞得很複雜呀!」

他坦言能安然享受每一天,已經哈利路亞,續說:「我已71歲,始終要數時間,如果過得81歲的話,是上天給我的恩賜,好感恩。所以我要好好珍惜這10年。我不想搞到自己好忙,我不會給自己一日超過兩個活動。」

隨後他跟我笑着說:「原本今天在長沙灣有飯局,因你個衰仔約做訪問,我於是推遲另一天。」

﹏﹏﹏﹏﹏﹏﹏﹏﹏﹏﹏﹏﹏

場地提供:Cielos Cafe&Bar(2398 7629)

作者:黃鑑江

責任編輯:張頌婷

吳錫輝,人稱輝哥。1951 年出生,1973 年香港大學英國文學和繙譯系畢業。1974 年開始,由香港電台理節目主任做起,2006 年退休前為副廣播處長。退休後在港大、浸大教授傳理系,並出任點心衛視顧問,及於 Now TV《輝哥的饌賞》、有線電視《三個喼神自由行》、無綫電視主持《輝哥為食遊》和監製文化節目。(湯致遠攝)

吳錫輝千叮萬囑筆者要登這張照片,他說因為妻子很喜歡,愛妻之情不言而喻。(受訪者提供圖片)

他的音樂發育期,是在港台唱片房中開始,他每星期一聽便兩小時。「收藏好勁,其中有一個 BBC TS(轉錄服務),專題如《The Story of Pop》將整個流行音樂歷史發展詳盡報道。」(受訪者提供圖片)

「其實我真的不擅理財,跟大家最大分別是到不同地方買磚頭。而我一早已跟老婆和兩個仔講,已將我名下有的資產轉移給他們了,好讓他們管理。」1986 年他與鄧藹霖結婚,育有兩子。(受訪者提供圖片)

當年與張文新主持節目訪問歌神許冠傑。(受訪者提供圖片)

2001年,他出席香港大學 90 周年校慶晚宴。(前排左起:王璐德、許鞍華、胡容卿和張婉婷;後排左起:Carl Cheung、杜國威、葉漢良(卡龍)、李永耀、吳錫輝、羅啟銳、戴健文和方力申)(受訪者提供圖片)

日前陳汝雄(右一)做「世紀飯局」發起人,席間有(左起)陳友、區瑞強、關維麟、朱明銳(前新城台長)、蘇絲黃、陳潔靈、俞琤、吳錫輝、鄭丹瑞、張文新、陳輝虹等。(受訪者提供圖片)

被問《輝哥為食遊》會否開第五輯,吳這樣答:「今年 71 歲,雙腳不聽話,你見我行路好小心,是之前隻腳傷了。也可能因為疫情這幾年,很久沒做 walking exercise,肚腩也大了………」(湯致遠攝)

緊貼財經時事新聞分析,讚好hket Facebook 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