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
承熱爆前作 電腦起底技術再升級 《人肉搜尋2》 網上越洋尋母
互聯網在日常生活上廣泛應用,只是近20年之間的事,卻已滲透至每一個人的生活。高度依賴網絡所帶來的壞處時有所聞,卻又能在關鍵時刻發揮用途,甚至救人一命。這正是2018年全球大熱口碑電影《人肉搜尋》(Searching)的核心主題,電影拍攝方法不落俗套,更令觀眾在觀影時的專注力前所未有的高。今年幕後班底帶來《人肉搜尋2》(Missing),再來一趟網絡尋親。
電影取名《人肉搜尋2》,卻並非前作續集,只是沿襲上次的創作模式,以電腦及智能電話熒幕畫面作主要拍攝角度,即使未看過前作,亦不影響理解新戲。
故事講述女主角珍的媽媽和新男友從美國去哥倫比亞旅行後便告失蹤,兩國之間的官僚制度使得珍的尋母過程難上加難。身處洛杉磯的女兒珍,只能利用自己僅有的工具——電子科技及智能電話應用程式,化身鍵盤戰士與時間競賽,務求盡快找到媽媽。正當她以為自己與答案愈來愈近時,才發現自己找到的竟是更多問題,因為原來她根本不了解朝夕相對的媽媽。
上集幕後班底再發功
5年前《人肉搜尋》橫空出現,設計精妙的故事加上前所未見的表達手法,賺得全球超過7,500萬美元票房,兼奪得2018年辛丹斯電影節的「觀眾票選獎」,導演Aneesh Chaganty因此作聲名大噪。新作繼續以《人肉搜尋》的主題及敘事技巧為創作骨幹,配上全新故事,並由上集負責剪接的Will Merrick與Nick Johnson擔任聯合編導。原來兩人在上集時已為電影提出不少內容上的意見,故得到團隊信任,今次「升呢」成為創作核心。
有別於上集的鰥夫尋女,這次改由女兒尋母,視點放在擅長使用電子科技及經常上網的年輕人上,刺激度及新鮮度更勝前作。製作團隊亦指,在拍攝上集電影時,已發現到幾乎每天都有新的社交軟件面世,新的科技不斷推陳出新。如近年盛行的IG(Instagram)、推特(Twitter)等,都將出現在大銀幕上。以年輕人為拍攝視角的《人肉搜尋2》,隨着潮流進化,更加貼近觀眾的真實體驗,投入感大增。
細藏綫索予觀眾發掘
前作大受好評兼被網民不斷討論的原因,離不開精密的細節處理,不少人更在電影落畫後重複翻看,分析當中的蛛絲馬迹,成為觀看此片的另一樂趣。這次製作團隊亦不負眾望,在細節上精益求精,花了近一整年的時間完成後期製作,更揚言即使觀眾入場看10次以上,也不會找到破綻,反更能回味當中細藏的綫索。
真人改編的騙案戲劇或網絡欺詐相關的新聞充滿追看性、最具話題,不只因獵奇心態使然,那種人人都有機會遭殃的危機感,也是大家視綫離不開的原因。這齣電影的魅力之處正是讓觀眾彷彿與主角一起經歷案件,從旁觀的身份變成與當事人同樣的視角。(上映日期:2月23日)
作者:王嵐
責任編輯:陳家昌、王嵐
▲ 《人肉搜尋2》講述女兒通過網絡追查與新男友旅行後失蹤的母親。(電影劇照)
▲ 母親於異國失蹤,情況複雜,女兒決定自行運用科技及網絡追尋母親。(電影劇照)
▲ 母親失蹤前與新男友出國旅遊,背後卻埋藏着女兒意想不到的秘密。(電影劇照)
▲ 電影主要以屏幕畫面及短片組成,一般鏡頭反而成為少數。(電影劇照)
▲ 《人肉搜尋》是 2018 年的作品,以前所未有的屏幕畫面作為主要拍攝視角,故事刺激、細節精采,獲得不少人喜愛。(電影劇照)
▲ 《人肉搜尋2》由前作幕後班底操刀,加上最貼近時下的科技及社交軟件,令人期待。(電影劇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