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
盛宴背後
前菜是一道雪白燕窩,隨着還有紅燒大翅、八寶焗鱘(Sturgeon,即鱘龍魚)和紅燒水魚,甜品也有兩道,包括八寶飯和杏仁茶,一頓極隆重的中式晚宴,目的當然是招待貴賓,惟盛宴背後卻是一段悲愴歷史。
這菜單被稱為「皇太子殿下台灣行啓御宴」,是一九二三年四月二十四日,裕仁皇太子(三年後登基成為昭和天皇)視察台灣期間的總督晚宴,以最高規格接待皇太子合情合理,惟他當年並非客人而是台灣的主人。日本早在十八世紀已對台灣虎視眈眈,一八七一年琉球島漁民因颱風而避難到台灣南部,不幸被土著殺害,日本政府正為受害人民尋求賠償,時任美國駐廈門領事李仙得(Charles Le Gendre),向日政府呈交了一份包含幾幅台灣南部地圖的報告,獲日本政府招攬,轉到日本外交部工作,成為天皇征台計劃顧問。一八七四年,日本政府即以當年琉球漁民事件,出兵侵犯台灣南部,最終無力抵抗的清政府賠償五十萬両白銀,事件才告平息。但在五年後,日本再次武力入侵琉球島,併吞為沖繩縣一部分。
食髓知味,日本因朝鮮半島跟清朝打個你死我活,可惜當年清朝政府不濟,數萬士兵傷亡,北洋水師全軍覆沒,甲午戰爭慘敗後,簽訂《馬關條約》,台灣被割讓予日本,從一八九五年開始日據時代,直到一九四五年日本二戰敗陣後,在盟國(其中當然包括美國)同意下,把台灣「歸還」給蔣中正國民政府。
豐盛菜單背後的晦暗歷史,見證到戰爭的淫威,台灣人民只能歸順並學習日語和日本文化,就是一九四五年後,這影子仍揮之不散。到了今天,台海局勢不穩,外國勢力不斷火上加油,唯恐天下不亂。
大家定要認清盛宴背後的歷史事實,並防範捲土重來的危機。
▲ 一頓極隆重的中式晚宴菜單(專欄作家提供)
撰文 : 莫樹錦
欄名 : 醫筆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