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周年 京積極斡旋危中有機

評論 2023/02/27

分享:

分享:

如何把老虎項上金鈴解下來?最簡單當然是找繫上去的人,那人有辦法在老虎頭上繫鈴,自然也能解鈴。但是,如果繫鈴人不願解鈴,或者更恐怖的,繫鈴時就被咬傷咬死了,那怎麼辦?

那就要另外找個勇敢冷靜、足智多謀、身手靈活的人去試試。對那人來說,這任務無疑危險萬分,唯一旦成功,聲譽方面的回報也很可觀,如有一定實力,也許值得一試。當然,要做好保護措施。

穿針引綫 王毅行程有玄機

俄烏戰爭上周滿一年,拜登閃電訪烏加碼軍援,普京國情咨文狠批西方,雙雙勢要把戰爭進行到底。中國則在穿針引綫,明顯加強勸和促談力度,正設法去解別人繫在老虎項上的金鈴!

中美流浪氣球愈想似乎愈不尋常,事件不只尷尬,還在關鍵時刻分散了注意力,威脅掩蓋中國新年對西方外交的脈絡,幸好中國外交高層見慣風浪。中央外事辦主任王毅出訪歐洲,一邊駁斥美國,阻止美方將氣球風波繼續升級,一邊將外界視綫帶回正題,各國皆注意到,中國準備更積極斡旋烏克蘭危機。

王毅行程經過精心安排,爭取集合多數力量推動和談。他先訪法國、意大利兩個歐盟大國,兩國目前雖和俄羅斯對抗,但不似中東歐一些國家激進,而法意領導人都有意訪京,鞏固與華關係。王毅之後在慕尼黑安全會議,會見烏克蘭外長等多國政要。他再轉到匈牙利,那是歐盟內少數公開主張對俄烏持平的國家;行程最後一站則是衝突當事方俄羅斯。

繫鈴者撒手 和談最大障礙

中方上周五正式發布《關於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中國立場》12點文件,首先明確提出尊重各國主權,嚴守聯合國憲章,切實保障各國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接着是摒棄冷戰思維,強調一國安全不能以損害他國安全為代價,地區安全不能以強化甚至擴張軍事集團來保障,各國合理安全關切都應獲妥善解決。接下來主張包括停火止戰、啟動和談、解決人道危機、保障糧食外運、推動戰後重建等,中方願為各項工作發揮建設性作用。

中國不是俄烏戰爭繫鈴人,卻是利益攸關方,而一年來各種事態進展,都給予了中方更積極勸和促談的理由。俄、烏、歐盟同為中國珍視的戰略夥伴,惟他們正在曠日持久衝突中三敗俱傷,俄羅斯和北約兩個核武集團對抗步步升級,人道災難如雪球愈滾愈大,西方對中國的先入為主日益加深,發展中國家則持續受到經濟創傷,美國甚至不斷鼓譟「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中方在二十大過後,認為是時候加大力度出手,推動化解危局。

中國實在已非首次,不得不嘗試收拾別人的爛攤子。朝核六方會談進程結果說明,非繫鈴人去解鈴,確是吃力不討好,如今烏克蘭危機斡旋難度更高,所涉利害亦更大。

眾所周知,俄烏戰爭並非簡單的俄羅斯與烏克蘭在打仗,而是美國為首北約經烏克蘭之手與俄羅斯打仗。對俄烏兩國來說,這都是關乎本國生存之戰。但對美國而言,這仗可打可不打,卻偏偏不斷向戰場投入金錢和武器,推動戰爭打下去。美國就是那個撒手不管的繫鈴人。

土耳其去年曾爭取到俄烏坐下來談判,但努力還是失敗告終。這不單是土方僅能同時獲得俄烏賞面,但缺乏實力推動兩國達成協議的問題。更重要的是,那次和談未有包括始作俑者美國,或者說,美國不願意參加,因此注定失敗。

欲撬動美國 華必須爭取歐洲

中國要推動和談,能否爭取俄烏賞面,或有否驅動他們達成協議的槓桿,都應該不成問題。中俄貿易一年來已成為俄羅斯一大生命綫,而烏克蘭澤連斯基政府即使已習慣罵俄方甚至西方(指西方支援不足),但對中國一直畢恭畢敬。澤連斯基亦形容,中國就危機發聲,整體來說是非常好的事。

中國推動和談真正難點在於,如何撬得動無意解鈴的繫鈴人美國參與,或至少默許談判進程,這可謂是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前提。這也是一個悖論:美國不願化解危機,故中國不得不嘗試主導化解危機,卻又只有美國能夠化解危機……

但是,中方似乎看到一條出路。此路並不寬闊,而且充滿障礙,甚至可以預見會有陷阱,惟這看來也確實是條走得通的路。

甚麼路?歐洲路。歐洲的態度是一根有力槓桿,假如歐洲國家都不願戰火繼續在歐洲燃燒,美國難以忽視;相反,若至少相當一部分歐洲國家都覺得反俄比和平重要,那麼任何和議都不會有希望。

問題是歐洲各國一盤散沙,使得要形成一致有力的「歐洲態度」、走通「歐洲路」非常困難。

王毅遊走法意匈俄之際,美國總統拜登即閃電到訪烏克蘭,宣布額外軍援,再到波蘭大談「民主」「北約」「俄羅斯永遠不會贏」。美方用意就是降低基輔談判意慾,並穩住強烈反俄的一批中東歐國家,以確保可繼續實現借刀殺俄、歐亞各國互廝、美國霸權得以延續的戰略。這已是美國數十載的「陽謀」,並早由布熱津斯基等戰略學者道明。

中國12點原則 待化作路綫圖

美國近日除了搬弄流浪氣球,還在加碼炒作「中國可能給予俄羅斯武器」,以至荒誕到「美方考慮公開相關情報」的地步。美國並非失憶忘記了自己是烏克蘭戰場武器最大源頭,而是知道此時抹黑中國,能夠加深歐洲,尤其是法德意等相對持平大國,心底裏仍難消除的中國「不中立」形象,阻撓歐洲配合中方勸和促談的努力。

那麼中國應怎麼辦?中國要和美國爭逐歐洲支持,除要充分運用歐洲與中國都是危機戰略受害者的共情,還須找出辦法,將自身立場轉化為一套實際可行,且俄、烏、歐均可接受的和平方案,同時實現保障烏克蘭主權和領土完整,以及解決俄羅斯因北約進逼而產生的安全關切,再用歐洲逼美上車。中方目前12點只是原則和大方向,制定具體和平路綫圖仍須努力。

中國與各方積極力量顯然正就此摸索,這絕非坦途,某些勢力必會從中作梗。惟中方努力一旦成功,人類命運共同體、以鄰為伴而非為壑的中式治理哲學將樹立標桿,在世界百年變局告一大捷。

中央外事辦主任王毅出訪歐洲,一邊阻止美方將氣球風波升級,一邊將外界視綫帶回正題,準備更積極斡旋,助解烏克蘭危機。(新華社資料圖片)

撰文 : 連兆鋒

欄名 : 中外廣角鏡

緊貼財經時事新聞分析,讚好hket Facebook 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