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激太太張德蘭支持夢想 楊偉誠推動粵劇文化帶入校園

副刊版 2023/03/01

分享:

分享:

2019年正式啟用的西九文化區戲曲中心,成為不少表演項目的熱門場地,包括最近掀起撲飛熱潮的黃子華林海峰舞台劇《愛我別走》。現任西九文化管理局戲曲中心顧問小組主席的楊偉誠博士,願景是把戲曲中心打造成備受世界認同的殿堂級場地,今年5月舉行的「第三屆兒童及青少年粵劇折子戲公開大賽」,更是計劃培養本地粵劇界明日之星。

已辦至第三屆的「兒童及青少年粵劇折子戲公開大賽」,今年邀來藝人黎諾懿、廖碧兒、陳美齡任推廣大使,宣揚大會以發掘具潛質的粵劇人才及弘揚中國傳統藝術文化的理念,比賽將分為兒童組和青少年組,4月將在戲曲中心舉行初賽,而決賽則安排於5月底在TVB舉行。

新一份施政報告中提出創立「文化委員會」,而戲曲中心顧問小組主席楊偉誠亦成為委員之一,一向熱愛文化藝術的楊博士,便希望藉此次機會,能跟不同文化藝術領域的業界或機構精英合作,推動本地的文化產業商機。

宏願建世界級戲曲中心

熱愛粵劇的楊偉誠,曾任「粵劇發展基金顧問委員會主席」,現同時兼任藝發局副主席及戲曲中心的職責,多年來都以推動粵劇發展為己任。現時楊博士正計劃加強戲曲中心的多個項目及設施,包括邀請各地富特色的戲曲到戲曲中心演出及與獲獎的演員交流;舉辦文化論壇、建立戲曲科技實驗中心等,其在任使命是將戲曲中心打造成為國內與國外的殿堂級戲曲場地。

楊偉誠表示:「香港的粵劇是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無論唱、做、唸、打,鑼鼓的結合都是獨一無二,備受中外歡迎。要推廣這項偉大的藝術,未來必須推動創作更多創意項目,如一些演出時間掌握在兩小時半的新編粵劇,可以吸引上班族欣賞。另外,亦要優化台、燈、聲的製作,把水平向國際接軌,務求每個演出都有英文字幕及劇情簡介,吸引外國人及遊客。同時須多作對外交流,包括中國不同城市以至世界各地,推廣粵劇文化。」

推廣兒童粵劇

至於籌辦「兒童及青少年粵劇折子戲公開大賽」,更是有推廣兒童粵劇發展的願景。「要推動香港戲曲文化的發展,必須培養更多年輕演員,避免出現斷層的現象。」楊偉誠解說:「而推廣兒童粵劇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使命,既可以培育未來粵劇接班人,更能擴大觀眾的數量。主辦一個以兒童及青少年為對象的粵劇大賽,正是希望藉此提高青少年對粵劇的興趣,既能發掘具潛質的粵劇人才,而通過學習粵劇,亦可培養青少年積極和正面的人生態度,同時吸引更多市民關注兒童粵劇,了解粵劇的發展空間,爭取家長的認同及支持兒童學習粵劇。」

楊偉誠本身愛看粵劇,更喜歡由小朋友演出的粵劇。「無論我有多疲倦,甚至心情欠佳,只要看到兒童或青少年的粵劇演出,總會很開心。」他指現時坊間雖有不少學校擁有粵劇學習班,但數目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故會努力推動把粵劇文化帶入校園,弘揚中國傳統藝術文化。

4L生活哲學

楊偉誠身兼多項公職,同時要平衡工作、家庭及生活,自有一套時間管理學問,他分享:「全方位規劃生活,便要有適當的時間分配,自己就秉持4成時間為事業、3成時間為家庭,另外3成時間則投放在社會服務。」

他亦揚言自身有一個「4L生活哲學」,得以積極享受人生。「包括To Live,享受一個精采、豐盛、平衡的人生。To Learn,培養及優化自己對人、事物、社會、科技發展的追求,終身學習。To Love,要懂得感恩、深愛和珍惜眼前人、事業及每個機遇。最後,To Leave a Legacy,為自己的人生留下豐盛的足印。」

楊偉誠太太為資深歌手張德蘭,夫妻結婚多年,恩愛度有增無減,由於二人興趣一致,同樣熱愛藝術文化,因此無論在公在私,都能互相扶持。楊博士亦感恩有這位好太太一直的支持。「我們的嗜好很相似及多樣化,有靜有動,包括:享受美食、看電影、閱讀、健身、練氣功、打哥爾夫球、槍械射擊、旅行等,同時也喜歡關心社會,常會結伴參與公益事務。自己本身有性急及脾氣不好的缺點,而她卻很遷就我,漸漸把我改善了,故真的很感恩。」常說成功男士背後一定有位賢內助,楊偉誠正好體現「To Love」這個生活哲理。

﹏﹏﹏﹏﹏﹏﹏﹏﹏﹏﹏﹏﹏

圖片:二寶攝、Facebook

作者、責任編輯:陳家昌

楊偉誠現任藝發局副主席及戲曲中心顧問小組主席等多個公職,願景是推動香港的文化藝術產業。

雖然工作繁重,楊偉誠亦注重生活和工作的平衡。

黎諾懿和廖碧兒任推廣大使的「兒童及青少年粵劇折子戲公開大賽」,目標是培養明日之星。

楊偉誠夫婦一同在戲曲中心欣賞黃子華林海峰主演的《愛我別走》。

楊偉誠表示很喜歡看兒童及青少年演出的粵劇,每次欣賞心情都能放鬆下來。

多年來一直致力推廣粵劇文化,圖為楊偉誠跟汪明荃合照。

楊偉誠張德蘭結婚多年,至今仍十分恩愛。

楊偉誠張德蘭結婚多年,至今仍十分恩愛。

緊貼財經時事新聞分析,讚好hket Facebook 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