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晰定義多家族辦公室 增效率利發展

評論 2023/03/02

分享:

分享:

目前,本港特區政府銳意推動發展本港的家族辦公室業務,多深入了解家族辦公室的性質,有助構建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供其發展。

家族辦公室最主要有兩種類型:「單家族辦公室」(Single Family Office,SFO)和「多家族辦公室」(Multi Family Office,MFO)。對於單家族辦公室,我們非常容易分辨,簡單來說,它服務單一個家族,身份清晰,自從家族辦公室在亞洲興起以來,單家族辦公室的數量逐年倍增;但多家族辦公室就複雜得多了,筆者與大量家族辦公室負責人和學者對談,發現對於多家族辦公室,業內迄今都沒有一致公認的定義,這對於家族辦公室業務的健康發展並不利。

較單家族複雜 欠公認定義

在多家族辦公室之下,可以再分為兩個子類,一個是「封閉型多家族辦公室」(Closed Multi-Family Office),另一類為「商業性多家族辦公室」(Commercialized Mult-family Office,CMFO)。前一類所滙集的不同家族,數量較少,部分既是股東(shareholder),同時也是其客戶(client),封閉型多家族辦公室沒有特別強的動機和意願吸納更多家族加入,很少對外作營銷宣傳,筆者認為這個類型會是比較純粹的多家族辦公室。

在「商業性多家族辦公室」下,又分為「獨立型商業性多家族辦公室」和「非獨立型商業性家族辦公室」。「獨立型商業性多家族辦公室」多是一些專業投資人在投資界創出了名堂,然後集合幾人組成一個團隊,向多個家族提供專業服務。當中的家族並非家族辦公室的股東,而只是客戶,這個類型的家族辦公室非常容易與資產管理公司混淆。

參與家族利益一致 有共同願景

至於「非獨立型商業性家族辦公室」,多為大型金融會計機構,或大型律師事務所下的一個業務分支部門,向富豪客戶提供服務。嚴格意義來說,這類型並非家族辦公室,而是大型機構裏一個服務富裕家族的部門,向客戶提供金融投資產品和其他服務。

以上是筆者扼要介紹目前有關家族辦公室類型的劃分,由於業界對多家族辦公室的定義含混不清,筆者嘗試拋磚引玉,提出個人對純粹的多家族辦公室之分辨標準,冀能對多家族辦公室的發展有所裨益。

筆者提出的多家族辦公室定義標準,包含以下6點:

一、家族辦公室與家族之間的利益要一致。

例如,多家族辦公室裏的家族既是主要股東,又是客戶,如此兩者的利益可以保持高度一致,相反就會有機會產生利益上的衝突,導致家族利益受損;或是設計一套可以讓利益盡量保持一致的薪酬標準,這個筆者改日再詳述;當然也與該多家族辦公室提供甚麼服務密切相關,如果是投資諮詢類的服務,多家族辦公室可以更客觀地為家族在市面上尋找最適合家族風險偏好之選擇建議,而不是單純建立在高投資回報的基礎上,因為這往往會偏離家族真正的風險偏好。

二、所有參與其中的家族有共同使命或願景,為多家族辦公室提供指導準測。

這項標準可以說是從第一個標準引伸出來的,如果參與家族辦公室的不同家族有着共同使命或願景,家族辦公室就可以此作為投資和服務準則,如此達致的各種決策才會鞏固,並且能發揮出更大的協同效應,取得「1加1大於2」的效果;如果大家的使命或願景和價值不一致、利益不一致,便容易產生分裂,組織運作即難以長期持續下去。

數量不能多 宜維持保密低調

三、多家族辦公室服務的家族數量不能太多。

這項標準又是從第二個標準引伸而來,家族數量少的多家族辦公室,自然比數量多的更容易建立共同的使命或願景。試想,如果家族辦公室服務50個、甚至上百個家族,如何能建立共同的使命或願景、如何能保證家族們與家族辦公室利益一致、如何有能力或財力為各個家族提供度身訂造的服務呢?

四、每個家族投入的流動資產佔總流動資產比例不能太少,應該佔相當大的比例。

相當大是多大?筆者認為過半或至少三分一比較合理,若然家族成員投入的流動資產只佔其總流動資產很少比例,那就與市面上的各種投資理財機構無異了。

五、多家族辦公室應該保持一定程度的保密和低調。

避免過度宣傳,才能更有效保護參與其中的家族之利益,不過如此也是有弊端的,尤其在吸納人才方面,這個筆者也需另文詳述。

六、如果一個多家族辦公室源自單家族辦公室,由後者發展成前者,則更有可能是純粹的。

關於這最後一點,可說是更能核實一個多家族辦公室是真正的家族辦公室,而非資產管理公司等類型。如果一個多家族辦公室的前身是單家族辦公室,很可能的發展路徑是,在其服務營運一段時間後,在所服務家族的朋友圈取得口碑,於是有親朋或同儕要求加入,從而逐步演化成一個多家族辦公室。在沿襲之前單家族辦公室的經營下,與之後參與的各個家族有共同的使命或願景和價值觀,該多家族辦公室更有可能代表大多數成員的集體利益。

服務不同富豪需求 非資管公司

以上6點是筆者判斷純粹的多家族辦公室之定義標準,或許可能過於嚴格,也並非完美,但筆者認為,在提供不同金融服務的大市場中,既有小玩家,也有大玩家,不同規模的參與者,向不同富豪的不同需求提供服務,無疑都是金融大市場的一部分,筆者絕對無意以多家族辦公室的清晰定義,妄談不同服務的好壞。不過,把多家族辦公室的定義區分清楚,對於其所提供的服務或產品,家族有一個更清晰而明確的選擇,此舉無論對交易雙方以至市場的有序運行,都會更有效率,故不昧淺陋,提出個人意見,拋磚引玉,冀喚起更多討論,大家一起為推動本地家族辦公室業務發展出一分力。

作者:彭倩

責任編輯:劉婉雯

港府銳意推動家族辦公室業務,多深入了解家族辦公室的性質,有助構建良好的生態環境供其發展。(資料圖片)

欄名 : 庖丁篇

緊貼財經時事新聞分析,讚好hket Facebook 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