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
六億人口
人口下跌確是現在中國必須解決的重要問題,因去年數據太震撼:全年出生人口只得九百五十六萬人,自然增長率變負數,如果負增長持續,意味人口長期而言會不斷下降。得六億人的時間點有多個估算,最快可能過多五十年,也有說要到本世紀末。但中國只有六億人這畫面,的確觸動人心。
不少人問,人少了,那到時中國人平均而言是否就會富有些?到時樓價還會那麼高嗎?還是會勞動力不夠?
影響巨大,所以不少地方政策已在鬆綁,希望鼓勵生育。譬如放開非婚生的孩子都能上戶口,又如開兩會前,也有委員提出快快落實新生育扶持政策,要讓年輕一代「想生的都敢生,敢生的都能生」。具體如研究將生育成本全面納入社會保障體系,令家庭減低生育成本壓力,又要和企業公司商量,完善彈性工作制,方便男女員工實現生育及湊兒大計。另外,也應像其他先進亞洲國家那樣,要提供生仔津貼。特別是對二胎、三胎家庭,實行一次性生育獎勵,之後再提供教育補貼,甚至對生第三胎的提供免費學前到大學教育。
這些都是大的宏觀政策,可不是政策想這樣,人們就依着做。跟實在的人聊下,才會清楚大家的諗法。譬如說認識的九○後,成長於相對開放的時代,顯然暫不生育的理由是覺得不想有太多負擔,影響自己生活。比起過往,他們來自父母的催生壓力也較少。至於八○後的朋友,若再生都該是二胎或三胎了,肯定更多是經濟考慮。他們這一代現在碰到的問題最大,正值壯年,工作家庭穩定,但開支也大,不少還會開始遇上自己父母的養老及健康問題,極難通過政策扶持去令他們再生育。
撰文 : 李照興
欄名 : 中國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