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文章
試行4天工作制 無損勞資利益
2月下旬,由「全球一周4天運動組織」(4 Days Work Global)聯同智庫Autonomy、波士頓大學及劍橋大學的學者等共同合作,發起及推動的全球最大規模「4天工作制」實驗結果公布。究竟實驗計劃結果如何?初步看來,實驗計劃受到僱主和僱員歡迎,不過當中的實驗結果細節,還是值得討論。
這份實驗計劃報告--《The Results are In:The UK’s Four-Day Week Pilot》,詳細闡述了從2022年6月至12月,於英國進行這項大規模每周工作4天實驗的全部結果。
依行業需要度身定造 5大模式
參與實驗包括61家公司、約2,900名僱員,參與的公司來自不同行業,公司規模也不一,僱員人數從1至10人,到50至100人不等;而一周「4天工作」的制度設計,也任由參與公司按照自身行業的特性和需要度身定造,安排休假的方式主要有5種模式--
一,周五休假(fifth day stoppage),公司周五暫停營業,員工一律周五放假;
二,輪流放假(staggered),例如員工分為兩隊,一隊在周一放假,另一隊在周五放假;
三,「分散化」(decentralised),即公司各部門按照自身的功能,實行不同模式,一些部門工作4天,另一些部門工作5天,但大家一周工作的總工時相同;
四,「年化」(annualised),這個模式適合那些年度經營有明顯旺淡季之分的情況,即按年度工時分配及放假所作的工制安排,旺季時工作時間長些,淡季時工作時間短些。例如冬季為消費旺季,經營零售或餐飲的公司,員工的工時長些;夏天為淡季,工時便短些,平均之後每周工作32小時;
五,「有條件性」(conditional)模式,在公司採用「分散化」的方式下,要求不同部門或崗位定下「關鍵績效指標」(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KPI),據此作為4天工作的定制基礎。換言之,若KPI未能達標,員工便需要5天工作。
走筆至此,需要補充說明一點,改制為一周工作4天,但員工的薪酬保持原來的100%,沒有削減。實驗後的情況如何?
員工壓力降 身心健康改善
縮短工作時間一些最廣泛的好處,體現在員工的福祉上。實驗前後的數據顯示,39%的員工稱壓力較小,71%的員工倦怠程度有所降低;焦慮、疲勞和睡眠質量不好的問題,其程度同樣亦有所減少。換言之,在每周4天工作制下,員工的身心健康狀況均大體有所改善。
在公司方面,根據報告統計,從參加公司實驗開始一刻到結束的簡單收入變化來看,在提供數據的23家公司中,按公司規模加權平均增長了1.4%;此外,研究人員亦比較了可比的前6個月與實驗期的收入變化,據提供足夠數據的24家公司,按其公司規模的加權平均百分比變化,平均增幅更大,達到35%。換言之,實行4天工作制,並未減少公司的營運收入,而員工的工作效率亦得到維持。
公司收入未減 人力資源更穩定
此外,研究人員亦詢問了參與實驗計劃的公司,受到每周4天工作影響的其他趨勢。首先,在員工辭職方面,實驗計劃是在新冠疫情期間進行,這段時間被普遍稱為「大辭職」時期,當時員工動輒辭職的情況相當普遍。經研究人員調研後,發現在每周工作4天的公司中,員工辭職的可能性大幅下降,以每100名員工的辭職人數衡量,與比較期相比,從2人下降到0.8人(57%),反映4天工作周有助減少員工動輒辭職的行為。
與此同時,結果也發現,新招聘的人數亦有所下降,從每百名員工3.4人,下降到2.4人(37%);而員工的缺勤率也發生了變化,以每名員工每月的病假和事假天數衡量,從比較期間的2.0,下降到實驗期間的0.7,減少65%。不過,研究人員亦強調,得出如此統計結果,部分原因可能是由於樣本中的人數較少,亦可能為勞動力市場的意外情況,所以不能一口咬定而下結論說,這種趨勢在統計上具有顯著性。
然而,若然4天工作制能夠更好地留住員工,減少公司在人力資源管理上受到的影響,可以說這是公司按自身需要實行4天工作制的利弊衡量重要因素之一。
無論如何,這個實驗計劃受到公司和員工的歡迎,所以當實驗計劃結束後,有92%(56家)公司仍在推行4天工作制實驗,有30%(18家)公司甚至已把其改為定制,只有3家公司停止實驗。
實驗結果普遍適用性 尚待調研
從這項相對大規模的4天工作制實驗計劃中發現,公司收入與員工效率沒有因實行4天工作制而受到負面影響。當然,計劃中亦有一些結果細節值得思考。
在參與實驗計劃的公司中,有不同行業、不同規模。在行業上,有從事市務廣告(18%)、專業服務(16%)、慈善/非牟利(11%)、財務及保險(9%)、製造業(7%)、建造及房屋(4%)、工程(2%)等;在規模上,0至10名員工的公司有29%、11至25人有37%、26至50人有12%、51至100人有10%、100人以上有12%。換言之,參與實驗計劃的公司,以0至25人的小型公司佔最大比例,當然不同行業的公司可按照其行業特性和部門功能,制定不同的4天工作模式,但實驗的企業多為小型公司,僱員數目不多,其結果是否普遍適用於大型企業,看來也需要作進一步調研。
科技自動化增效率 保障生產力
在員工效率方面,調研結果顯示,4天工作制沒有削弱員工的工作效率。不過,工時是「量」,效率是「質」,因此就算工時減少,若能配合投入科技自動化,相信有助減少員工工作的「量」,從而更好地確保在一周4天工作的模式下所取得之效率,沒有削弱企業的生產力。
對於許多員工來說,幾乎沒有回到舊工作方式的願望。當被問到在工作時間和工資之間作出假設性權衡時,70%員工表示,他們需要多10%至50%的工資,才願意回到5天工作的時間表;有8%人聲稱,需要超過50%或更多的額外工資;有15%的人則堅持工作4天。
總的來說,今次這項實驗計劃結果,反映4天工作制無損僱主和僱員的利益,兩者都兼顧到,公司收入沒有減削,而員工的福利則有所提升。不過,更改一項行之已久的制度安排,需要周詳研究推進,隨着每周工作4天工作制繼續在世界各地推廣,社會進行廣泛討論,並需要達到社會共識--尤其是勞資關係絕對是唇齒相依,不是「零和博弈」,更需要共識基礎以推進制度的改變。保持公司的生產力和競爭力、提升員工的福祉並維持其工作效率,無疑是新制度能夠確立和行穩致遠的根基。
作者:李家濤
責任編輯:朱俊賢
▲ 「全球一周4天運動組織」發起全球最大規模「4天工作制」實驗,實驗前後的數據顯示,員工的身心健康狀況大體有所改善,亦沒有削弱工作效率,企業人力資源也更穩定。(資料圖片)
欄名 : 庖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