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
埃記燒鵝
燒鵝是香港特色菜,名噪一時的鏞記燒鵝,雖已大不如前,取而代之的,有甘牌燒鵝和甘棠燒鵝等,香港人仍醉心這特色菜。而在廣東,燒鵝歷史更悠久,傳說早在南宋時代,即七百多年前,有御廚為避戰亂流亡到廣東新會古井鎮,憑色香味俱全的燒鵝而揚名,北方有烤鴨,而南方就有燒鵝。
然而,大家(包括醫生在內)有所不知,歷史最早的燒鵝記載,竟不是中國,而是埃及。醫生重新上路遊走天下開會工作,閒下半天,當然花在美國紐約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跟大英博物館一樣,美國人從世界各國蒐羅不少好東西,單是埃及館展品便數以萬計。而醫生特別注目留意這件來自El-Lisht墳墓的浮雕(Relief),附圖所示,清楚見到兩人正合作烹調燒鵝,一人在拔毛,另一人左手拿扇撥火,而右手則將肥鵝置於爐上燒,更有趣是兩隻已燒好肥鵝被掛起來,跟香港燒臘舖處理方法無異。
這是古埃及的第十二王朝(Dynasty XII)年代,約公元前一九六一至一九一七年,距今超過四千年,絕對相信這是燒鵝的最早歷史紀錄。外國人見此,或只解讀這是當年埃及人的生活寫照;但在香港土生土長並鍾情那碗燒鵝瀨粉的醫生,看下去似不是味兒,原來燒鵝並非我們廣東香港人特產,遠在埃及早已有燒鵝烹調,味道如何未能知曉,不過,當年埃及人已有蜜糖,雖沒有醬油,但當燒鵝抹上蜜糖,想像中頗也好味。
埃記燒鵝能否勝過鏞記燒鵝,便無從考究了。
▲ 這件來自El-Lisht墳墓的浮雕(Relief),清楚見到兩人正合作烹調燒鵝。(專欄作家提供圖片)
撰文 : 莫樹錦
欄名 : 醫筆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