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減印花稅 3類買家最受惠

置業家居 2023/03/18

分享:

分享: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於最新一份財政預算案中,公布調整從價印花稅(第2標準稅率)的稅階,當中定額$100從價印花稅的門檻,由$200萬或以下物業放寬至$300萬或以下物業,而樓價$1,008萬或以下物業亦可按比例下調印花稅稅率,涵蓋範圍包括住宅及非住宅物業。

近年絕大部分住宅物業的買家屬首置人士,是次政府調整從價印花稅稅階,影響範圍為千萬元或以下的中小型物業,加上去年2月份放寬按揭保險的樓價上限,有助首次置業人士更易上車,減輕他們置業負擔,對樓市有正面支持作用,料千萬元以下的中小型物業將主導樓按市場。而筆者認為有3類買家最快可受惠於新措施。

第1類:綠置居買家

綠置居主要出售於現有公屋租戶及合資格綠表人士,其定價比傳統居屋更低。去年年尾推出的4,693伙綠置居以市價41折出售,售價介乎$75.4萬至$271萬,即代表所有單位只需要繳交定額$100從價印花稅。以最貴$271萬的單位為例,需要繳交的從價印花稅則由寬減稅階措施前約$4.1萬(樓價1.5%)大幅減少至現時$100,一眾綠置居的準買家上車更為輕鬆。

第2類:白居二買家

現時合資格人士可以免補地價方式選購白居二樓盤,而二手居屋單位售價一般比私樓低,根據市場資料分析,去年11月至今年1月初的白居二成交平均售價約$397萬。近日有報道指有白居二買家入市約$295萬的屯門公屋,在新措施下買家只需繳交$100從價印花稅,較原先需繳交的金額慳足約$4.4萬。

第3類:車位買家

除住宅物業,調整印花稅稅階措施同時涵蓋非住宅物業,在非住宅物業中,車位的銀碼一般較細,加上現時新措施推出後,入市門檻進一步降低,買家亦較易負擔。

除上述買家外,近月發展商開始積極推出新盤,當中新界某新盤主打1房單位,定價克制,售價折實後更有單位低至$400萬以下。以一個$400萬的開放式單位為例,首置買家需繳交的從價印花稅開支由寬減稅階措施前$9萬(樓價2.25%),減少$3萬至現時$6萬(樓價1.5%),首期開支大幅減少。

綠置居以市價41折出售,售價大部分低於$300萬,新措施下,買家只需繳付$100從價印花稅,大大減輕負擔。(資料圖片)

撰文 : 曹德明 經絡按揭轉介首席副總裁

欄名 : 樓市講場

緊貼財經時事新聞分析,讚好hket Facebook 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