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才通

副刊版 2023/03/20

分享:

分享:

香港落力搶人,確實在北京上海的朋友圈中也感受到,有案例是北京大學畢業生,申請高才通計劃,幾天也極速獲批。總體全國範圍而言,至三月頭有約一萬四千個申請,有一半是三十歲以下青年,高達七成已批。

弄得另一位北大畢業的朋友也來詢問,到香港發展的前景如何。因為以他的資歷,一旦申請肯定能批,問題只是長遠而言,他是否願意留在香港,以至一家大小的未來規劃會是怎樣。對這種中層管理、一家三口而言,社會福利、醫療和教育等是另一個主要考慮因素。特別是過去幾年防疫政策令不少中產嚇怕。

也就同時聊到,在內地有關這次符合高才通標準的大學,在職場中人而言不無爭議,形成了一個所謂新C9的概念。現在滿足香港高才通的九間大學,是清華、北大、復旦、浙大、上海交大、中國科大、南京大學、中山大學(廣州)和華中科大。而過往也有C9的中國高等學府聯盟的說法,當中是以哈爾濱工業大學和西安交通大學,代替今次的華中科大及中山大學。明顯令人覺得,香港搶的可不是傳統的工業類畢業人才,而是金融、新科技、科創類,即華中科大強項。至於廣州中山大學,在全國範圍知名度,沒有在廣東省那麼有名,但香港人該較為熟悉,其經營、醫學、電腦科都有優勢,可能也是顧及到想特別吸引廣東省人才到香港的因素。

雖說申請者半數少於三十歲,但朋友的背景是三十五歲過外,則強調他們這個年紀該才是最想考慮出來的,因為不同於香港打工界四十多五十歲才算「高齡」,內地工作到三十五歲已遇到瓶頸,這是打算轉移發展基地的一大誘因。

撰文 : 李照興

欄名 : 中國新呢

緊貼財經時事新聞分析,讚好hket Facebook 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