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
中沙伊加速俄烏斡旋 更助台海和平?
公元651年,薩珊波斯為黑衣大食(阿拉伯帝國阿拔斯王朝;「大食」乃波斯語稱呼阿拉伯的漢語譯音,「黑衣」指阿拔斯朝崇尚黑旗)所滅,末代王子卑路斯其後派人來到大唐,請求軍援復國。唐高宗以路途太遠,不宜出師為由婉拒。
波斯中亞殘餘勢力續受大食所侵,卑路斯661年再向大唐請兵救援。高宗這次也沒有答應,但遣使西域,在今天阿富汗西鄰伊朗邊城扎蘭季,設立波斯都督府,授卑路斯都督。這當然救不了薩珊王朝,卑路斯終逃到長安,高宗甚加恩賜,拜右武衞將軍,如此結果已算大幸。
沙伊北京握手言和 對美三維打擊
1,300多年後,故事或有更好的結局。阿拉伯和波斯這對仇家在中土言和,哄動整個西域;京城有意乘勢而上,斡旋東歐羅巴那場已逾周歲惡戰;蒼天保佑,中土一套安全觀念倘能宏揚四方,中華與美利堅可免一戰,天下幸甚!
春雷響,萬物長。本月驚蟄(3月6日),南韓宣布與日本協議,韓方自資賠償遭日強迫勞動受害者,民間罵翻天,美國拍手叫好之際,沙特阿拉伯與伊朗在中國北京展開秘密談判。4天後,3月10日,中沙伊聯合聲明,沙伊同意復交,兩月內重開使館,激活兩國1998及2001年涉安全、經貿、科技、文化等領域合作協議,讚賞感謝中方承辦此次會談及促其成功。
消息一出,西方對中國全球治理能力大感詫異。伊斯蘭遜尼派大國沙特、什葉派之首伊朗新仇舊恨比一匹布還長。沙特2016年處決知名什葉派教士,駐伊朗使館遭示威者縱火,沙伊斷交,在也門的代理人戰爭往後一度大幅升級。沙伊竟在北京握手言和,美聯、路透等西媒都稱之中國的勝利,卡塔爾半島台更形容是對美的三維打擊,因為美國對中沙伊外交都搞砸了。
華中東戰略 助發展以解百年亂局
西人紛問中國憑何做到,答案早已明瞭。本欄2021年4月《中東亂局怎解中美模式新角力》一文指出,中國向來不選邊站,是安理會五常中唯一能與中東不同派系保持友好,同時有資源推動當地發展的一員;中國的中東大戰略,就是協助中東以發展化解百年亂局,做到西方做不到的事,這就是中國在世界舞台上對美國遏制的最佳反制。
說得更直白一點:美國輸出武器,借他國衝突來指點江山;中國輸出貨物,以貿易共存來立足全球。
誠然,美國近年對中東和平並非毫無建樹,但仍只是拉一派打一派,軍火商從中牟利。美國2020年促成阿伯拉罕協議,以色列與阿聯酋、巴林關係正常化;以方亦與沙特眉來眼去。美方安排這一切,不過都是為了針對伊朗這個美以沙三方共敵。
沙特曾付託美國,自恃錢多竟增軍費至全球第三,僅次美中,這卻無助改善本國安全。沙軍開着美國坦克陷入也門泥潭,境內反而不時遭也門胡塞武裝組織導彈轟炸。沙特指控伊朗策劃2019年油廠無人機襲擊,以及多宗油輪爆炸,但美方反應冷淡,始終不願為被自己推上前綫的盟友赴湯蹈火。
沙特借助一帶一路 擺脫石油經濟
美國抽身中東,到烏克蘭點燃戰火,沙特倍感沮喪,並在中俄擋住美國鋒芒下,更加敢於推行獨立自主外交。沙特明剃美眼眉,去年與俄羅斯聯手減產石油,同時更積極與中國發展關係,非石油貿易開始使用人民幣。沙特清楚,要擺脫石油經濟,實現「願景2030」轉型大計,中國已推行10年漸趨成熟的「一帶一路」是得力夥伴。
伊朗接受中方調停,更是不用花時間考慮的事情。伊朗雖成功做活什葉派棋局,但和沙特之間各種明槍暗箭,加上美國撕毁伊核協議重推制裁,早已國力透支,每月預算赤字約10億美元。伊朗與沙特息干弋,創造穩定環境,吸引兩國最大貿易夥伴中國投資,百利而無一害。
其實沙伊已和伊拉克、阿曼接觸數年,並舉行多輪對話,但最大阻力看來還是來自不愛世界和平的那國。《華爾街日報》上周披露,伊朗革命衞隊高官蘇萊曼尼(Qasem Soleimani)2020年在伊拉克遭美軍炸死,他當時正準備接收沙特的降溫提議。
沙伊關係如今終在中國領導人訪沙、伊朗總統訪華、中方承辦三邊會談下有所突破,中國發揮領導作用可謂集合了天時利地人和。
我懂得種地,你擅長捕魚,你我做生意,大家都可吃得更豐富。貿易就是不用殺死對方掠奪資源也能繁榮,以建立互相依存實現安全的辦法。
中國2月發表《全球安全倡議概念文件》,提出尋求共同、可持續的安全,尊重各國主權、領土完整和合理安全關切,以對話協商和平解決國家間爭端,以發展化解矛盾,消除不安全土壤。這套主張錚錚鏦鏦,提供了不同於個別國家不斷樹立敵人,尋求擴大自身軍事集團,嘗試以對方不安全來鞏固自身安全,結果卻是自己從來沒有安全感的另一條路。
中國調停沙伊成功,西方「不中立」、「不可靠」指控不攻自破。中方計劃一鼓作氣,在兩會後就烏克蘭危機加大力度勸和促談。國家主席習近平本周訪俄,外媒早前指,他稍後可能與烏總統視頻會晤。
當然,不能期望中方一發力俄烏就會停戰。沙伊修好,最大原因終歸還是兩國本身有意,而俄烏目前條件還未成熟。
深耕和平締造者 助推進統一大業
而且,沙伊也只是朝正確方向邁出了首步,很易不進則退,需要中方長期投入,以發展來確立可持續安全。中方亦需設法緩解以色列的不安全感,方可保中東,至少是海灣地區和平,也就是中國持續發展所需的能源供應穩定。中東還有巴以問題、庫爾德問題,水很深,要小心。總之千萬別選邊站,堅持多邊主義,對話化解衝突,共謀發展繁榮。
北京深耕和平締造者形象,無疑也是為了推進「和平先行、武力後備」的中國統一大業。台灣問題原則上是中國內政,惟現實上也是中美核心矛盾,不論如何解決都涉及國際層面問題。
中方以新安全觀推動中東與俄烏和平,向世界展示治理能力,對內有利壯大島內疑美聲音,對外則可孤立愛到別人家點火的美國新保守主義勢力,團結各方支持政治解決台灣問題的力量。已有觀點提出,中國統一不容別國插手,但中國統一如何影響美國在亞太區內利益的問題,是否可以中美協商和平解決?
▲ 伊朗和沙特阿拉伯月初在北京舉行會談,並簽署協議,雙方同意重新建立外交關係。圖為中央外辦主任王毅(中)主持沙特和伊朗對話閉幕式。(新華社資料圖片)
撰文 : 連兆鋒
欄名 : 中外廣角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