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
被人惡搞點處理?
無論品牌、企業、公眾人物,都要有被惡搞的心理準備。人家的惡作劇,認真你就輸,必要時,否認那是事實便可,下下出力回應兼揚言報警,那不就是:
一、小事化大:見慣風浪的,泰山崩於前不動聲色,惡搞連小沙丘都不是,若蒜皮小事已出盡力嚴陣以待,那真正遇上大事時點算?二、自己主動把件事提升到係人都知的層面,即是drawing unnecessary media and public spotlights,見你如此「高度重視」其炮製的惡行,惡搞者最happy,效果直情是幫人宣傳;三、貶低身份,皆因惡搞者通常智慧、品味和整體質素都是低級低劣的層次,若你認真兼高調回應,簡直拉低自己水平;應對低水平的人,當他們nothing或透明更好,一句澄清並非事實就應完事,再多動作即是當他們是something,毋須幫人升呢、更毋須抬舉對方,若己方overreact和overdo,看上去有點神經質,效果滑稽。
早幾年,有一小撮人在WhatsApp流傳,某牛肉飯店,引入福島輻射米飯,叫人不要幫襯。這個傳言一睇就知根本炒唔起,只是非常一小撮人互傳而已。但店方卻在社交媒體公告天下,並這樣寫道:「我們憤怒了(咁小事都嬲)!已call 999,我們一直無用福島的米飯蔬菜(公眾即疑:那食材是來自哪裏呢?)。區區小事,店方卻把它推到全城都知兼笑爆嘴的公關災難。
故事教訓:做得高層的,咪事無大小都只得一招和一個tone,要有點智慧分辨哪些小事根本不值甚至不屑一提,又或用平淡一句回應就算了,事無大小下下都出力打,看在公關人眼內:一、會質疑高層有否分辨能力;二、高層會不必要地親手製造「狼來了」效果,因事無大小都只得一招出力應,到將來真正需要表達事態嚴重、要嚴正處理事件的時候,公眾早已不覺得是一回事。
撰文 : 利嘉敏
欄名 : 攻關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