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風暴影響亞洲微 惟危機未除

評論 2023/03/22

分享:

分享:

加息或可對抗通脹,但同時也會帶來副作用-矽谷銀行(Silicon Valley Bank,SVB)和紐約Signature Bank的倒閉已經顯示了這一點,隨後瑞士第二大銀行瑞信(Credit Suisse)亦出現流動性危機,反映在高利率環境下,可能會出現更多「黑天鵝」事件,收益率曲綫也反映市場的加息預期大幅下降。

到目前為止,亞洲受到的影響相當有限,甚至可以認為,如果美聯儲的加息立場軟化,對於亞洲央行來說可以帶來一定益處,亞洲可能會更加擔心金融穩定而非通脹;然而,美國日前公布了依然高企的通脹數據後,這樣的判斷也為時過早。

美聯儲轉鴿與否 仍具變數

目前,相比於非常鷹派的美聯儲,市場對美聯儲的終端利率預期有所下降,特別是在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出席參議院聽證會後,為亞洲央行帶來了喘息的空間;另一方面,亞洲信貸息差和外滙市場的反應相當溫和,股市的反應也並不強烈。不過,風險仍存在,如果通脹比預期更加頑固,可能迫使美聯儲將抑制通脹置於經濟增長和金融穩定之上,如此將會給亞洲各經濟體的央行和外滙市場帶來較大壓力。

從市場角度看,矽谷銀行的危機仍然可能會帶來進一步的蔓延效應,今天歐洲各銀行的情況就是如此。與矽谷銀行問題爆發之前(3月8日)相比,美國的市場情緒嚴重惡化,不過亞洲的市場情緒則相對穩定,而且與2020年疫情和2022年烏克蘭危機爆發時相比,今次矽谷銀行事件對於亞洲信貸風險的影響微乎其微。

此外,作為矽谷銀行危機的發源地,美國信貸息差擴大主要是由金融業引起的,對科技等其他行業的影響仍然有限,金融行業的壓力影響到了亞洲,但目前也還沒有進一步蔓延到其他行業。盡管亞洲金融業確實受到了影響,但在其信用利差原本就較高的情況下,亞洲相比於美國和歐洲的利差增幅較小。

受負面衝擊最大的,可能是亞洲前沿市場(frontier market),因為這些經濟體在過去一年,經歷了外滙儲備的快速消耗和外滙大幅貶值,如果矽谷銀行危機擴大,這些經濟體償還外債的能力將面臨較大壓力。此外,有兩個因素將推動前沿市場貨幣進一步貶值:其一,投資者的風險偏好明顯在萎縮;其二,如果美聯儲在短期內為了金融穩定而轉向鴿派,長期內通脹和美元收益率的上行風險最終將捲土重來,並再次重創前沿市場貨幣。

兩因素 推前沿市場貨幣續貶值

總而言之,矽谷銀行為全球金融市場帶來衝擊,但對於亞洲的影響目前仍然有限。一方面,盡管通脹高於預期,但市場對美聯儲加息的預期有所緩和,亞洲各國央行將有更多喘息空間;另一方面,亞洲市場的反應也比其他地區溫和。不過,亞洲是否會受到進一步的影響,現在下結論還為時尚早,只要另一個機構或地區出現流動性緊縮,就會為避險情緒火上澆油,而對於前沿市場來說,這種壓力可能尤為明顯。

矽谷銀行危機為全球金融市場帶來衝擊,但對於亞洲的影響目前仍然有限,不過目前下結論仍為時尚早。(路透社資料圖片)

撰文 : 艾西亞(Alicia García Herrero) 法國外貿銀行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

欄名 :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