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前瞻】施羅德投資:內需反彈料惠及A股港股
自中國於去年底宣布放寬新冠防疫限制,並於今年2月起全面恢復通關以來,内地經濟活動已漸見復甦。以社會消費品零售為例,1至2月份的同比增長達3.5%,而在最近閉幕的人大政協兩會上,當局亦强調全面統籌及推動「高質量發展」。
雖然全球各地出口業仍難免受宏觀經濟前景影響,美國聯儲局的利率政策亦尚待觀察,但施羅德投資相信,這些因素並未損及中國内需市場發展。該行的經濟分析團隊預期2023年將是中國經濟的「復甦之年」,並認為内地國內生產總值有機會於2023年內錄得約6.2% 的增長。
施羅德投資中國A股基金經理李文傑表示:「我們認為國家政策已轉趨正面。儘管通脹問題席捲全球,中國仍維持低通脹水平,意味着貨幣政策方面可以騰挪的空間更大,加上新冠疫情、房地產市場隱憂等主要風險已有所消退,相信將有利中國經濟復甦及後市發展。」
隨着中央政府大力推動「共同富裕」政策,致力擴大中產階層比例,李文傑相信中國的長遠經濟結構將會更加穩固,並預料消費者信心回升可帶動大眾消費,從而促進不同行業的業務收益。
在強調「房住不炒」的背景下,當局自2022年第4季度起推出「保交樓」政策及作出協調,為個別受壓私營房企拓闊融資管道,以減緩私營地產發展商的資金壓力。
李文傑指出,相關政策將有助穩定內房市場今後的發展,因而對中國整體經濟前景持樂觀態度。他亦認為A股估值目前處於合理區間,一旦美國利率見頂令美元偏軟,或將有更多資金流入新興市場,令內地及香港股市可望從中受惠。
他表示:「不少人會認為旅遊、免稅店和酒店業受疫情影響最深。事實上,這些行業的股價未有大幅下滑,反而是廣告業、周期品、婚宴相關行業和消費服務業跌幅較嚴重。隨着後疫情内地經濟重啟,這些備受打擊的行業預料將重拾動力回升,並帶動A股及港股相關板塊跟隨受惠。」
考慮到中央政府正致力加強關鍵科技領域的自主可控能力,「十四五」規劃及兩會強調的「高質量發展」或意味着當局有意循高附加值產業方向發展。因此,李文傑認為,可望從國家政策受惠或具結構性增長潛力的產業鏈值得關注,例如中國綠色能源和電動車行業。另外,原材料等周期性板塊亦可望在需求復甦下為投資者提供不俗的投資機會。
最後,李文傑總結道:「未來,房價高企、人口老化等或將有可能影響『共同富裕』政策,歐洲經濟衰退風險、地緣政治危機、通脹壓力,以及能源危機亦有可能為宏觀經濟環境增添變數。然而,在經濟下行時投資A股市場就像打麻將一樣,有危便有機。變化較多的市況變相令投資者可從中尋找入市機會。投資者不妨細心發掘一些具備增長潛力的中型企業,透過對企業營運狀況、資金成本和資金流狀況等基本因素進行分析,以篩選出優質股票,把握結構性增長機遇。」
施羅德投資於股票投資管理方面擁有卓越的往績。該行歷年來獲得業界同儕的肯定,獎項包括Fund Selector Asia Awards 2022 「年度股票基金公司」香港大獎* 和Citywire Asia Asset Management Awards 2022 「最佳大中華區股票基金經理」大獎 ^。除了透過股票策略,投資者亦可以透過多元資產策略參與中國帶來的增長機遇,請按此了解更多 。
*Fund Selector Asia Awards Hong Kong 2022按股票投資團隊於2020年11月13日至2021年11月12日期間之表現作出的評審結果。^ Citywire Asia Asset Management Awards 2022按亞洲股票投資團隊於2021年10月1日至2022年9月30日期間之表現作出的評審結果。
投資涉及風險,本廣告由施羅德投資管理(香港)有限公司刊發及未受證監會檢閱。
(特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