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方便」升級 實現政府服務一網通辦

評論 2023/03/24

分享:

分享:

在周一(20日)的立法會資訊科技及廣播事務委員會會議上,討論到提升「智方便」以實現政府服務「一網通辦」,筆者在去年10月26日在立法會動議議員議案,促請特區政府制定與時俱進的法例,盡早就數碼經濟和電子政務立法,除了「科技賦能」,更要「法律賦能」。

3大目標 提升管治便民利商等

當時筆者提出3大目標,第一是發展數碼經濟、第二是提升管治效能、第三是便民利商,議案得到其他議員支持通過;言猶在耳,筆者很希望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帶領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在發展和完善「智方便」時,不忘這3大目標。

首先,要肯定本屆特區政府在智慧政府方面作出的努力,創新科技及工業局提出的目標,是兩年後政府服務全面電子化,3年內全面採用「智方便」提供一站式數碼服務,實現政府服務「一網通辦」,並訂下績效指標(KPI),這方向值得鼓勵。當局亦表示,正構建「授權數據交換閘」,日後市民經由「智方便」提供一次性授權,便可就原本由不同部門已收集的個人資料作出授權,不需要每項服務逐一授權,這是很好的做法,應該堅持做下去。

在提供升級身份認證服務方面,讓市民利用「智方便」為重要帳戶或交易提供額外身份認證功能是好事,有助金融機構防欺詐和個人身份的安全核實。除此之外,筆者建議當局進一步加強「智方便」的服務內容,建立一個類似「儲存庫」的工具,供市民存放其重要的文件,例如經過升級身份認證後,以「智方便」連結到「醫健通」,查閱及下載醫療紀錄,又或讓市民存放「平安三寶」(即持久授權書、預設醫療指示、平安紙/遺囑)。

作重要文件儲存庫 增使用誘因

由政府的「智方便」來認證和儲存這類重要醫療及法律文件,可避免因存放問題或家人分歧,影響到市民福祉和浪費資源;結合區塊鏈技術後,由政府為市民提供一個既安全又可靠的「儲存庫」,可謂功德無量,筆者相信有助提高市民使用「智方便」的誘因。

關於與內地合作,目前特區政府完善「智方便」、實現政府服務「一網通辦」的思路,主要由香港本位出發,而與內地合作時,則應主要從如何便利香港市民使用廣東省的政務服務為出發點。

應注意的是,內地與香港交往頻繁,特別是粵港澳大灣區之內,單是剛過去的周末,就已有超過10萬人次的內地旅客訪港,建議政府專班與內地接觸時,不妨就「電子政務雙向便利」為題進行討論。

設粵港政務接駁機制 互利共贏

以「跨境理財通」為例,內地居民「南向通」投資香港的理財產品,需要開立香港銀行帳戶,香港居民「北向通」投資大灣區內地9市的理財產品,則需要開立內地銀行帳戶,如果香港和廣東省的政務系統有接駁機制,例如容許大灣區內地9市居民登記「智方便」,經過官方身份認證,簡化和便利兩地居民使用各類公私營服務,將可達致雙向受益,互利共贏。

總而言之,趁着這次擬議投資近兩億的契機,將「智方便」的潛能盡量挖掘出來,早日實現政府服務「一網通辦」,做到提升管治效能,便民利商,助力發展數碼經濟。

當局應把握時機,將「智方便」的潛能盡量挖掘出來,早日實現政府服務「一網通辦」,做到提升管治效能,便民利商,助力發展數碼經濟。(資料圖片)

撰文 : 簡慧敏 立法會議員

欄名 : 評論

緊貼財經時事新聞分析,讚好hket Facebook 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