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
因應老齡化 推廣「平安三寶」認知
隨着現代醫學和科技的進步、經濟繁榮,人們的壽命愈來愈長,亦是我們人口結構重大變遷的主要因素。
人口老齡化帶來一系列挑戰,老年人對醫療、社會和其他服務的需求上升,我們需要制定詳細規劃和執行方案,以確保能為長者提供足夠的照顧、全面的安老服務和支援。
據統計處早前公布數字,65歲及以上的人口佔整體人口比例,由2011年的13%上升至2021年的20%;而按2020年發表的人口推算,到2039年大約每3個人當中就有一人是65歲或以上長者。
預設醫療指示 財務遺產規劃
本港的低出生率加劇人口失衡,不少人覺得組建家庭的成本很高,令人望而卻步,而這情況不只在香港出現,其他國家的社會對傳統家庭價值的態度,亦產生變化。我們的人口年齡中位數由1991年的31.6歲,升至2021年的46.3歲,預計到2041年將上升至約50.9歲,反映了人口老化的趨勢;而世界衞生組織對老齡化與健康的陳述是「所有國家都面臨重大挑戰,必須確保國家衞生和社會系統為充分應對人口結構的這一轉變做好準備。」
長者在年輕時對經濟、社會等作出貢獻,到年老時仍然對家庭和社區付出其力量,但這很大程度與其身心的健康狀況相關;對某些人而言,隨着年齡增長,身心健康也變差了。
上星期我為本地慈善機構「精神健康資訊滙」的座談會擔任嘉賓,會上提及到照顧長者時的一些複雜議題。機構由一群來自不同界別的熱心人士在2018年成立,旨在為精神上無行為能力人士的照顧者和專業人員,提供相關資訊和支援,也讓大眾增加對精神行為能力的認識。
精神上無行為能力人士所需要的支援各不相同,對於要全日照顧他們的家人而言,這是個很大的負擔。除了經濟負擔,日常的家庭生活也有眾多困難和壓力,我們的傳統觀念是照顧年邁父母,而這確實是個不簡單的工作。我們要讚揚這些家庭的付出,但也要做更多的工作,因為他們需要社會的支持。
倘重要文件丟失 恐礙意願執行
我們可以作出一些改變,其中一個重要方向是與醫療指示、財務事宜、遺產規劃的抉擇,以及監護人的權力等有關,最常見的相關法律文件是「預設醫療指示」、「持久授權書」和「遺囑」,這3份文件亦被稱為「平安三寶」。很多人以為,把這些文件放在家中抽屜便可,但其實這並非存放重要法律文件的理想方法,萬一丟失又或存放不當,可能會造成嚴重後果;若在需要時卻未能出示文件的正本,則可能導致訂立文件時的意願無法執行。
死亡觸及一些很個人的事宜,也是一個難與家人坐在一起討論的敏感話題。很多人亦不想讓家人知悉其詳細財務狀況,也未必想把某些重要事宜的控制權,交託家人或第三方,我們需要尊重他們的意願,並以其最大利益作考慮。
倡設中央存儲庫 積極宣傳教育
就此,精神健康資訊滙提倡設立「平安三寶」存儲庫,提供安全地存放這類重要文件的位置,讓相關人士在有需要時可查閱文件。由於這涉及個人選擇,我們需要更多研究,特區政府亦應作積極宣傳教育,提升市民對「平安三寶」的認知,推動人們盡早作出相關的決定。
這倡議正獲更多關注,我與很多朋友談及過這個話題,並期望能推動這事宜。大家都明白到設立中央儲存庫的優點,有些人認為該由政府來管理,但或許商界管理也是個選擇。
香港在過去數十年急速發展,每位長者都在其年輕時為這城市付出,香港才能成為亞洲最具活力的城市之一,我們實應感謝並繼續支持長者們。
▲ 本港正面對人口老化的挑戰,老年人對醫療、社會和其他服務的需求上升,當局需要制定詳細規劃和執行方案,以確保能為長者提供足夠的照顧、全面的安老服務和支援。(資料圖片)
撰文 : 陳智思 前行政會議召集人
欄名 :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