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
超越商業重情理 打造品牌贏信任
疫情3年,大家都沒有出去旅行,筆者與太太在某著名跨國酒店集團的帳號中,合計30多萬積分,價值超過15,000港幣,被酒店單方面以過期為由全部取消,類似的情況目前已在很多用戶身上發生。向美國客服投訴,客服非常理直氣壯地說:誰叫你自己不看清楚服務條款的,我們寫了兩年內沒有任何帳號活動,所有積分將會失效。
酒店積分遭取消 反投訴無門
好吧,是我愚蠢,是我不尊重法治,是我沒有認真閱讀那些專業律師為酒店方寫的服務條款;不過,請問有哪個正常人註冊帳號時,會詳細閱讀那份又臭又長還讀不懂的法律條文?開門做生意,首先要合情合理守信用,最後對不講道理的客人,才會用法律拒之門外吧?
首先,筆者的積分小部分是住酒店積累的,多數則是在酒店促銷積分時花錢購買,以及信用卡積分兌換得到,可以說,我的積分是有金錢成本的虛擬貨幣。酒店對活躍度低的用戶,可以凍結積分,需要消費或任何操作進行激活,但單方面取消積分,等同於偷取私人財富,這種行為非常不道德。
其次,如果積分存在有效期,那就需要有對應的提示機制,例如應用程式帳號裏積分項旁提示到期日,推送會員電郵帳號也應當有到期日提醒,但這些酒店方的程式和會員電郵中都沒有提供,我根本就找不到積分有效期,也就是說我從來沒有主動或被動地意識到,我的積分要到期了。疫情前還好,因為無論如何都不會兩年都不住酒店,但疫情下積分過期,才發現原來該集團會員服務的數據透明度是如此之低。讓會員能夠看到自己的積分到期日,有那麼難嗎?
相比之下,疫下面對極大財務壓力和市場挑戰的國泰航空,則作出了對的選擇。首先,國泰整合了馬可孛羅會和亞洲萬里行等積分獎勵體系,成立了新的名為「國泰」之會員服務,苦練內功,整合完善服務體系,並升級網站和程式工具,與銀行合作推出有品質的信用卡服務等,讓筆者作為一個3年都沒飛的人,仍然感受到國泰的努力和進步。
與時俱進變通 勿學霸權商業
與上述跨國酒店集團的行徑相反,國泰的應用程式和電郵都很清晰地提示積分有效期,甚至在疫情下宣布新的會員體系積分永久有效,疫情後推出一批會員兌換機票,邀請會員再次起飛,令人感動。3年沒飛,筆者對國泰的感情卻更深了,將來選擇航班,哪怕貴一些,我一定優先選擇國泰、優先選擇從香港飛。超越品牌認知的感情認同,可能是商業價值中超越契約規則的更高成就吧。
香港是東西方共融的國際都市,過去不少香港及內地人都覺得,西方甚麼都比中國好,但隨着中國的發展進步,在互聯網經濟下,中國人更重視交易和服務的透明度及信用,阿里巴巴的交易體驗和信用保障完全超越亞馬遜,中國商業服務水平已經不輸西方,如國泰般的香港公司甚至可以更勝一籌。未來,香港各行各業的商業機構,如果都像國泰般與時俱進,師夷長技以制夷,再發揮中國人尊重情理的美德,將會贏得更大的世界市場;但如果向缺乏透明度的世界霸權商業學習,恐怕前途渺茫。
▲ 香港各行各業的商業機構,如果與時俱進,發揮中國人尊重情理的美德,將會贏得更大的世界市場。(資料圖片)
撰文 : 耿春亞 在港內地畢業生聯合會主席
欄名 :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