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名人改衣助時裝學生比賽獲獎 裁縫退休轉跑道做社企花藝導師

副刊版 2023/04/20

分享:

分享:

能把「我的志願」轉化為終身職業,多麼令人羨慕,到退休後又可因應自己興趣而以另一身份繼續貢獻社會,可謂此生無憾。

65歲的程麗霞(Cat姐)便能兩者兼得,年輕時心儀時裝設計成為改衣裁縫師,40多年後退下職場就搖身一變成為花藝導師,發揮她另一項所長。Cat姐說:「長者都一樣可以發揮潛能,在退休後發光發亮,繼續活得精采。」

自幼愛上時裝的Cat姐,14歲讀中學一年級時,已到青年中心兼讀裁剪深造班,16歲讀畢中二便轉讀夜校,日間到製衣廠做車衣女工。雖然具有時裝的知識卻無實際打工經驗,幸好遇到一位好上司。「我在土瓜灣唯一製衣廠工作,要用摩打衣車,但我不懂操作無從入手,組長肯俾我兩天時間學,故此很快便上手。」

打工十多年後,Cat姐創業開工廠,雖然身為老闆卻仍會落手落腳工作,不論是畫紙樣或車衣,那一個位置缺人便由她頂上,可謂是全能老闆。後來在2000年政府推出強積金,Cat姐說因成本高未能負擔,惟有把廠房結業。

為發嫂改晚裝發哥親自現身

無工一身輕,Cat姐休息一輪後便重投職場,在一間中環的改衣公司工作,主要負責修改服裝的造型及呎寸。「我的老闆跟娛樂圈人士稔熟,經常會做電影及演唱會的服飾,郭富城於2011年在北京的演唱會,當時我便為他修改不少舞台衣服,他的經理人小美經常上來給我們意見。」另外,Cat姐亦曾為林憶蓮及張惠妹演唱會的舞蹈員修改衣服。

不少藝人也是Cat姐公司的客人,包括鍾楚紅、劉德華、周慧敏及任達華等,她印象最深刻是周潤發太太陳薈蓮,因發哥親自現身。「我為發嫂改一件晚裝,後來發哥單人匹馬上來搵我們傾偈及答謝我們,當時真的受寵若驚。發哥很親民又健談,其實我見過不少藝人,但怕打擾他們從不敢要求拍照,但發哥有股獨特的親和力,令我夠膽提出合照,他亦爽快答應。」

不只服務名人歌星,Cat姐也會為大型時裝品牌提供改衣服務,更要隨時候命。「有些國際品牌舉辦大型時裝展,我要在會場為服裝進行『急救』,萬一模特兒衣服破損或甩綫,甚至褲子『爆呔』,我便要立即修補,絕對是爭分奪秒。」

雖然工作忙碌,但天生有顆助人之心的Cat姐,便曾經義助一位時裝設計學生贏得獎項。「大約2011年,有位設計學院的男學生參加一個時裝設計比賽,原本應承為他造衫的裁縫臨時甩底,於是他便臨急搵我頂替,當時抱着鋤強扶弱的心態答應他。我在男生的設計草圖上提出一些意見,他亦欣然接受,後來他成功進入決賽,最後更贏得冠軍。」

報讀不同的花藝課程

從事時裝界四十多年的Cat姐,於2015年轉做兼職,因希望有多些時間做喜歡的事,如擔任義務工作。「我在2016年加入仁愛堂成為義工,服務範圍很廣泛,包括為兒童表演活動做服裝指導,以及園藝活動導師等。」由於當時她負責教會的花藝組,於是曾報讀了多個花藝課程提升知識。她在2017年正式退休,於翌年為社企-新耆士實驗室(Sunshine Lab)擔任花藝導師,這間社企的宗旨為引起大眾關注長者潛能,推動長輩技藝並發展所長,增強與社區的聯繫。

「我跟新耆士創辦人黃凱昕是在一個環保比賽中認識,她跟我說想舉辦一些花藝工作坊,於是我抱着『幫下手』的心態加入,後來便成為機構合作的導師,可以在社區分享技藝。」新耆士實驗室經常舉辦不同花藝活動,包括最受歡迎的蔬果花工作坊,Cat姐會以蔬果如西蘭花、辣椒仔、青檸等做材料,既可以玩又可以食,宣揚環保概念。「把顏色鮮艷的蔬果插上木棒,配以鮮花點綴,再用繩束起及以不同顏色的布包裝,既是一個美麗的花球,拆下來時又可即席製作成美食和家人共享,十分有意義。」

工作坊會在不同地方舉行,包括老人院、學校及社區中心等,她說面對一些長者「學生」必須具備同理心。「年紀愈大的老友記,因有一定的人生經驗,會有自己一套做事方法,有時會出現『我有我講佢有佢做』的情況,其實我自己也是長者,當然明白他們的心態,老人家不能教訓只能善導,所以有時會讓他們盡情發揮創意,因為享受當中的過程最為重要。」

為臨終病房帶來生氣

除了提供長者花藝課堂外,她亦曾為老人院的臨終病人服務。「有次到老人院搞活動,院內有一間臨終病房,長者因行動不便未能參加活動,社工問我可否為房間做一點裝飾營造生氣,於是我便以花束作布置,希望長者見到會開心。」

小朋友也是她的服務對象,包括一些SEN學生,Cat姐更有一套方法「教導」他們。「我們經常在學校舉辦活動,有時會遇到一些SEN學童,我會對他們特別照顧,如果他們不集中或周圍走,我會邀他做小助手,他們覺得受重視會份外投入,完成作品後他們很有成功感,面上充滿喜悅。」

由裁縫成為花藝導師,Cat姐說這個新「職位」可以讓她傳遞一些正面信息。「我可以導師的身份接觸社會上不同年紀及階層的人,希望藉着這些花藝活動,宣揚生態及環保信息,讓更多人保護環境及善待地球。」

因脂肪肝戒掉肥膩食物

Cat姐笑言自己相當為食,以前大部分的收入都花在飲食上。「當時工作忙,放工無時間煮飯,所以差不多每晚去酒樓食飯,我從不揀飲擇食,經常大魚大肉,肥膩煎炸食物統統都食。」但退休後卻發現有脂肪肝,便開始戒掉肥膩食物,更開始奉行健康飲食。「以前我朝早喜歡去酒樓歎一盅兩件,現會在家自製早餐,以清淡食物為主,我喜歡加小量黑米煲粥,再配多隻雞蛋,就成為一份很簡單的早餐。」至於運動方面,她以前經常行山,但疫情後少了出街,取而代之是每日在家做十幾分鐘拉筋運動,以保持身體的柔軟度。

在理財上,她首個物業是一個工廈單位,作為自用的廠房,後來售出轉購深水埗的唐樓單位做辦公室。多年後把唐樓及自住的居屋物業售出,於2000年搬入屯門租住村屋,一住便二十多年,她自言很嚮往郊區的寧靜及綠化生活,閒時在露台及屋後的園地種植盆栽及植物,相當寫意。

﹏﹏﹏﹏﹏﹏﹏﹏﹏﹏﹏﹏﹏

圖片:湯致遠攝、被訪者提供

作者、責任編輯:招美寶

程麗霞(Cat姐)成為花藝導師後經常主持不同工作坊,雖然忙碌卻相當享受。現時她除了教授蔬果花外,還有人參雞湯蔬果花及冬蔭功蔬果花,創意十足。

Cat姐會舉辦不同的花藝活動,包括絲花勉勵畫工作坊。

她不時以環保材料製作花卉裝飾品,這個便用上咖啡膠囊(Capsule)製成,相當漂亮。

曾為發嫂修改晚裝,發哥親自上門向她道謝。

Cat姐14歲報讀裁剪深造班,隨後便投身製衣業。

Cat姐跟家人感情很好,疫情前每年兩次外遊,下個月全家會到越南旅行。

Cat姐曾為設計學院學生造衫參加比賽,最後學生更贏得冠軍殊榮。

她對蔬果花的材料要求嚴謹,會選擇輕身的食材,如辣椒仔、青椒及西蘭花等,方便製作。

在親子花藝活動中,Cat姐會教授如何製作蔬果花。

Cat姐認識新耆士創辦人黃凱昕(圖右)後,便成為社企的花藝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