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
他們更值得一個機會
有幸每年接觸很多本地和內地年輕人,較熟知他們是甚麼情況。他們絕非某些人口中所說的懶懶閒或只想躺平,其實只要懂得激發鬥心和鬥志,讓他們知道水準和水平,絕對能拼出自己的最好,甚至令人刮目相看。某次,內地學生們要替一個內地網絡遊戲大品牌做形象修復工程,創作了一條集合網絡遊戲人氣動畫主角之動畫影片,還找來內地專業配音員配音和旁白,水準之高,在課堂播出後,贏得其他同學拍爛手掌。
另外,本地學生們替一個Pizza連鎖店設計了一系列營銷傳播策略,我要他們做簡報給連鎖店老闆看,因為我從第一天就已跟他們說:「若你們以學生做功課的心態去做功課,永遠只能做到學生水準,因此,我會交給真正品牌/機構高層去看,甚至有時要你們在他們面前簡報。」甫開始即定下要求,他們就會做出超越學生的水準。Pizza連鎖店老闆看完整個簡報,劈頭就問:「給你們一個預算為我的品牌執行這個營銷計劃,可以嗎?」這只是其中兩例,只想說明年輕人拼起來,甚至比有相當年資、表面上(扮)返工、實際躺平的成年人還要出色。
在工作上見到那些「扮」工人士,找他們辦事永遠「做唔到」、「無辦法」、「試過但唔得」……真想讓他們看看現時有腦有心的年輕人是甚麼樣的。應對這類「扮」工者,我只會做兩件事:一、你話無辦法?咁我會笑着做俾你睇、搵俾你睇。若不消五分鐘便能解決/想出解決的事,你話無計,請你自己諗諗那是誰的問題呢?二、更專心培育年輕一代,提醒他們思維不能像那些「扮」工者那樣,連想多一步、行多一步都覺得蝕咗俾公司似的。這也是我經常苦口婆心地跟他們說:要花精力去想「我如何把事情做到」,而非花口水解釋「我為何做不到」。
幸好,大部分我接觸的本地和內地年輕人都沒有令我失望。若那些「扮」工者單憑日日「扮」工、試過下就當做咗都可以有份工,那年輕一代是否至少也值得一個機會呢?
撰文 : 利嘉敏
欄名 : 攻關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