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
點擊率與宅男症候群
早前,見有人以專頁點擊率去表示方案有人認受。把點擊率和認受性畫上等句,是極錯的假設。無論做研究或市場調查,甚至僅修讀過大學最基本的Research Methodology研究方法課程,都知道點擊率不代表認同、認受、贊成、喜歡或支持。這不是太深奧的學問,用common sense去理解都好易:
一、點擊不等如睇晒;二、點擊睇兩秒覺悶出番去已當一次點擊;三、睇晒又不等如鍾意或贊成;四、睇完亦可以係鬧爆或反對;五、甚至在社交媒體上,追蹤你來點擊不代表一定鍾意你,當然可能是你粉絲,但亦可以是想無時無刻瞪着你的仇人或敵人,甚至只是想嘲笑下你的花生友,故誤以為點擊率就是認受性的話,是完全諗歪咗的概念。
經常提醒學生和junior,要考慮一個概念的validity(效度),即它是否準確地測量你想測量的東西。若把點擊率用來測量喜愛度或支持度,概念已不準確。我說笑地形容,切忌在做研究或市場調查時犯上「宅男症候群」——宅男終日宅在家,甚少見女人,偶有女人望下自己,立即春心蕩漾、幻想太多,以為人家望下就係鍾意、愛意、嗒糖、暗示、有機,查實對方可能只是剛剛望到而已,他是誰根本就不在乎,甚至沒記憶,但宅男已一廂情願地諗到天荒地老,那都是見得女人少之過——故做研究切忌「宅男症候群」,人家點擊望一望你,就當作人家愛上你,兩者皆是見得世面少兼諗多咗喇!
又,不太光彩的數字就不要拿出來講,在香港,閒閒哋一條片都幾十萬點擊率,點擊是一個沒成本的動作,個個都抱着「睇下之嘛」的心態,點擊當食生菜,所以,少過兩萬最好不要提,若廣告公司替客戶做的廣告片,全香港只得那麼個兩萬點擊率,他們會非常頭痕如何向個客交代。若還將那個不達標的點擊率當一項achievement去講,那只會令人看得出「咦,原來佢真係唔識㗎喎!」
撰文 : 利嘉敏
欄名 : 攻關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