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 後旅遊達人梁彥宗 從旅行發掘生命的可能性

副刊版 2023/05/19

分享:

分享:

梁彥宗自小立志要成為電台節目主持人,現時是香港電台第一台《旅遊樂園》節目主持之一,過去10年曾多次參與不同媒體的幕前演出。2019年,他出版《就這樣,背遊地球。》一書,藉文字分享個人走訪天南地北的遊歷。「我覺得自己的工作好玩和有意義。」梁彥宗說。

坊間稱他為「旅遊達人」,梁彥宗笑言自己旅遊經驗尚淺,不敢以「達人」自居。「好多時甚至是拍節目才第一次去那個地方,我只是和大家一起到那裏玩而已。」

究竟如何才能晉身節目主持之列?似乎沒有一條公式化的路徑。梁彥宗入行的經歷,可以用「誤打誤撞」形容,一切的機緣,都要由2013年應徵昆士蘭國家公園巡護員這份「絕世筍工」談起。

在30萬人中 殺入3強

10年前,多份媒體報道,一名22歲來自香港的大學生梁彥宗,殺入「昆士蘭國家公園巡護員」最後三強。雖然職位名稱是巡護員,但工作性質更加像一名旅遊大使,負責推廣國家公園的特色,包括拍攝宣傳短片。梁彥宗形容,選擇參加比賽是機緣巧合,其實也是性格使然。

梁彥宗於會考取得8A佳績,卻沒有走上傳統認為「成功」的道路,晉身專業人士之列。大學選科跟隨自己興趣,旨在擴闊眼界。在入讀普林斯頓大學生態及進化生物學期間,他周遊列國,培養了他對旅遊的興趣。臨近畢業之際,適逢澳洲公布這項招聘計劃,於是便決心追夢。

當年這份「絕世筍工」吸引全球30萬人報名,能殺入三強確實不易,雖然最終落選,但過程中卻獲得了許多獨特的體驗。而更重要的是,遴選活動使他被香港媒體認識,其後更成為旅遊節目主持人。

嶄露頭角 主持旅遊節目

2013年,他與彭慧中、馮允謙一起主持旅遊節目《激FUN新西蘭》,首次於電視熒幕上亮相主持節目,期間玩了很多刺激的活動,像笨豬跳、跳傘等。

但在電視台擔任節目主持,除了在幕前亮相,還要兼顧大量的幕後工作,譬如資料搜集、設計旅遊路綫、預算節目開支、處理報銷程序等。「Budget(財政)真的好痛苦,我每次去幾個國家旅行,每種貨幣都要換算,有些表格又要用手填。有時會計到懷疑人生,好像和我的工作沒有甚麼關係。」但「一腳踢」也把他訓練到「周身刀」。「現時網絡已有很多人自己做製作,然後上載影片,很成功。」而電視台的工作模式讓他熟悉節目製作的流程,也為其後的創業路打好紮實的基礎。

不經不覺,梁彥宗已經入行10年,對幕前工作愈趨嫻熟,能在鏡頭前呈現更複雜的情緒變化。而唯一不變的是,他依然對世界充滿好奇,希望可以持續豐富自己的體驗和眼界。「我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是:旅行可以令你看見世界有更多種不同的生活方式。在香港,生活模式比較單一,大家都知大概幾多歲結婚、買樓,好像已經鋪好路。但去外國旅行,你看到其他人完全不一樣,他們也可以好開心,世界有很多可能性。」

《夢想號啟航》訪問後記

梁彥宗告訴我們保持童心的重要性,要對世界保持一顆好奇心。另一個重點是「借力」,就好像我做《夢想號啟航》,有時同行嘉賓的分享會道破心裏一些說話,讓我「叮」一聲,感覺好像叉了電一樣。能向旁人借力,這一點也很重要。

以上內容摘自香港電台第二台《夢想號啟航》,節目由黎穎瑜主持,逢星期六10am-11am播出,專訪不同領域的人士,收集他們實踐及追尋夢想的經驗,分享當中的堅持與智慧。足本重溫:t.rthk.hk/uipt5

作者:林世民

責任編輯:李越樺

梁彥宗22歲時應徵「昆士蘭國家公園巡護員」入選最後三強,其後開始主持旅遊節目。(受訪者提供)

大學時期入讀普林斯頓大學。(受訪者提供)

中學時期的梁彥宗。(受訪者提供)

經常拍攝旅遊節目,遊走於美國雨林。(受訪者提供)

學期到肯亞考察。(受訪者提供)

於千里達跟當地人整雞蛋仔。(受訪者提供)

站在阿拉斯加冰川上,畫面壯觀。(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