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叮叮加場 名導同遊電車河 發掘上環取景地

副刊版 2023/05/20

分享:

分享:

近年香港多套電影也備受追捧,讓人回想起港產片一度風靡國際,香港更曾有「東方荷里活」的美譽。搭一趟「電影叮叮」,以電車感受城市的脈絡,更有本地著名電影工作者一同當乘客,一起重溫港產片的美好年華。

電影及電車,看似是風馬牛不相及的東西,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策劃的首屆「香港流行文化節」,其中一項「電影叮叮」活動,請來著名大導及電影工作者,與參加者一同乘坐電車,一邊分享香港電影創作靈感及花絮趣事,機會極為難得。

首屆流行文化節

香港流行文化節於4月展開,以不同面向介紹1980至1990年代香港流行文化黃金時期的歌影視作品,並注入新元素。節目包括流行音樂會及表演、專題展覽、電影放映、戶外及外展活動,感受香港多元融合的創意和魅力,並見證香港流行文化生生不息的文化流轉、傳承、突破和發展。

「電影叮叮」於5月舉行,反應熱烈,席上不乏本地知名大導包括關錦鵬、許鞍華、彭秀慧,亦有多位新血如憑《手捲煙》獲香港電影金像獎新晉導演的陳健朗、一致好評的《毒舌大狀》導演吳煒倫等。細聽電影人分享拍攝電影的幕後故事,大受歡迎,因此決定於6月加場,電影迷絕不能錯過。

導演分享拍攝點滴

在銅鑼灣總站登上特別設計的17號電車,叮叮換上醒目的外表,右邊車身更有香港經典影藝巨星-哥哥張國榮及梅姐梅艷芳的肖像,宣傳節目《芳華再續》,即日起至12月30日在香港電影資料館電影院放映。

今次體驗請來了陳健朗導演作分享,一邊穿梭香港鬧市風景,一邊談及電影中的城市面貌。他說:「例如王家衛鏡頭下的《重慶森林》、杜琪峯拍的街景追逐,那些畫面對我很大影響。我覺得如果要在香港拍攝本地電影,必須要聯繫到及記錄下時代脈搏。」

記錄香港風景

電車經過灣仔一段,導賞員提到1987年的港產片《神奇兩女俠》,就是在電車上取景,並經過當年的利舞台。陳健朗說:「我喜歡坐在電車最前及最後的座位,視覺最為遼闊,可觀察到不同故事。如果我要拍一個有關電車的電影,我也想拍一些像《烈火青春》般的纏綿橋段,可能想試試拍愛情片吧!」

而他執導的《手捲煙》,選擇在廟街、紅花嶺及重慶大廈等地方拍攝,都是他刻意在電影中記錄的場景。「這些地方過幾年或會轉變及消失,重慶大廈以前給人犯罪天堂的印象,但其實現在已不是這樣。最後一幕我選址在香港僅餘營運的皮革廠,可能時移勢易未必做到下去,我希望可以透過電影記錄下這些時代面貌。」

電影主題導賞

經過叮叮這一扇移動的窗口,緩慢看着城市的風景變化,是難得的浪漫。約30分鐘後來到西港城總站,又有另一個不同的體驗。由本地深度文化旅遊平台「活現香港」的導賞員,帶領我們走訪中西區共7個電影拍攝場地,如粵海投資大廈、九如坊等,一同尋找光影裏的瑰寶。

導賞員先帶我們到其中一站西環的西港城,紅色的電話亭可以聯想起張國榮主演的《阿飛正傳》。「當中一幕劉德華在電影中不時在電話亭前巡邏,其實就是在等張曼玉的電話,但拍攝的地方其實在半山。」她亦提到導演王家衛憑這套電影獲最佳導演、張國榮亦是首次及唯一一次榮升金像獎影帝,當中還有不少拍攝軼事、票房等冷知識,甚為有趣。

節目將於6月加場,每逢周六及周日舉行,每日東西行兩場,名額每團共30人,全長約兩小時。6月嘉賓有吳煒倫及李駿碩,將於5月19日起於城市電腦售票網開售,票價為100港元。之前多場很快售罄,如有興趣參加建議早點撲飛。

﹏﹏﹏﹏﹏﹏﹏﹏﹏﹏﹏﹏﹏

電影叮叮

加場日期:6月3、4、10及11日

時間:1:45pm-4pm,3:45pm-6pm

查詢:5511 4839

活動網址:www.pcf.gov.hk/tc/movietram.html

網上購票:www.urbtix.hk

攝影:張頌婷

作者、責任編輯:張頌婷

電影叮叮將於6月加場,請來新晉導演吳煒倫及李駿碩擔任嘉賓。

《手捲煙》導演陳健朗(左)及「活現香港」創辦人陳智遠(右)在電車上對談。

電影叮叮以香港流行文化節為主題而設計,有張國榮及梅艷芳的宣傳海報。

電車曾在不少港產片上出現,包括鄭裕玲主演的《神奇兩女俠》。(電影叮叮短片截圖)

導賞員早前帶領參加者遊走中上環,包括《流星語》取景地美輪街。(相片提供:康文署)

粵海投資大廈是《無間道》電影中黃秋生墮樓的地方,畫面記憶猶新。

其他取景地還有中環的新紀元廣場,曾拍攝多套電影如《黑社會》及《單身男女》。

在車上陳健朗與參加者分享了不少對香港電影、電車以及拍攝的想法。(相片提供:康文署)

行走港島過百年的電車,向來是遊覽香港最有趣的方法之一。

由「活現香港」導賞員帶領參加者遊走中上環各電影取景地,並介紹電影中的趣事花絮。

欄名 : 本地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