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口秀與就業

副刊版 2023/05/22

分享:

分享:

突如其來對現場「脫口秀」演出的懲罰,可以算是作為對這一種朝陽行業的規管。之前早就說過,脫口秀在過去幾年間,早已成為一門流行於年輕人與在職人士的公餘娛樂。以脫口秀節目或搞笑真人騷為本的娛樂企業,拍綜藝節目之外,也紛紛把大城市的空置商場,改裝成小型的演出場所。因為新一代相對開放的選題笑料,成功籠絡到一批擁躉受眾。

這現象又和整個社會就業轉型有關,就是不少受歡迎的脫口秀題材,都跟職場經驗以至找工作的笑料分不開,年輕人看得大為共鳴。更重要是,不少受歡迎的新進脫口秀高手,之前都沒名氣。可以說,這是適宜新一代做夢的地方。

如果再把這個年輕人想入行脫口秀的現象,跟整個就業市場趨勢作比較,就會發現這同時是一個新的就業趨勢現象。

根據最新的年輕人就業資料統計,全中國十六至二十四歲的群體中,接近兩成失業,這比對起二○一八年之時只有一成,不容樂觀。

那意味着青年人進入傳統企業或職場是相當困難。不少所謂「彈性就業」即權充了這種待業與就業之間的灰色地帶。譬如地攤經濟、滴滴車司機、做自媒體、送外賣,以至進行創作搞笑視頻或脫口秀,可能並不列入就職統計中,但就吸納了一定勞動力及產生經濟效益。

但整體而言,正如這裏曾多次提及,新一代○○後的中國年輕人,就業或工作意願相對比上一代低。相比之下,他們更加願意作出自我夢想實現的想法。以行情來說,一個勤奮網約車司機,又或者送外賣的騎士,自由選擇工作時間,平均都可以達到接近一萬元人民幣上下的收入,不需養家還算可以,這在生活成本相對較低的中國內地,顯然是其中一種廣泛的生活形態。

撰文 : 李照興

欄名 : 中國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