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景觀建築散策 桃園梯田生態公園 陣陣農情

副刊版 2023/05/24

分享:

分享:

台灣好山好水,有時盡管身在市區,細心發現仍有不少生態公園,極具設計匠心,放諸外國已是一件件景觀建築的佳作示範,像桃園的住宅區旁,會有一片梯田公園,重現農地脈絡;台北士林區也新建一座濕地公園,配以下沉式的步道,城市與鄉郊型格相融,構思一流。

所謂的景觀建築(Landscape Architecture),其構思着重與周遭環境和文化的結合,兼具生態節能、敷地重新等規劃,台灣在這方面做得恰如其份。在桃園的大有梯田生態公園,正是這樣小清新的佳作。

---------------------------------

大有生態公園 農地親子樂園

梯田生態公園鄰近民富十三街,在台灣日治時這區原屬大檜溪地區農村聚落,依傍山林,自古開墾水梯田。然而隨着產業結構的變遷,梯田逐漸荒廢沒落。桃園市設計此公園時,採取低環境衝擊工法,興建時考量原地貌的坡度、山溝及地形,設計時更納入小朋友的意見,讓建造出來的公園貼近使用者的想像與需求。目前大有梯田生態公園規劃了生態梯田區、美好食光區及森林挑戰區3大區域,親子遊相當不俗。

為重現梯田的生命力,建築師讓虎頭山的水源,以引管收集貯存,形成水梯田的灌溉系統。一畦畦層次井然的梯田,錯落在S形的坡度中,綠景悠然,遊逛極為舒心,重點是池上草地間常在鴨子和鵝出沒,與市民近距離接觸,一派田野風景。這裏的「稻草人」更有農諺小學堂介紹,到了秋季時份更有收割體驗、掌草捆草、農夫裝扮騷等,配合定期的農產品展銷、在地米食文化等活動,展現台灣文創的軟實力。

另外,這裏還有復古feel的磨石子滑梯、遊戲沙坑及戲水池,森林挑戰區又分為城堡遊戲區、松鼠嬉戲溜索等,無論親子遊或欣賞景觀建築,也可體驗一天美好的城市農村生活。

大有梯田生態公園

地址:桃園市桃園區民有十街200號

電話:0928 883 235

交通:於桃園火車站,乘168號巴士於寶山街口站下,徒步6分鐘可達

---------------------------------

雙溪濕地公園 污水池華麗轉身

和桃園的梯田生態公園的親子熱鬧相比,於今年1月才啟用的台北雙溪濕地公園就顯得低調沉靜。位於士林區,很難想像這裏前身是污水地,經規劃及整治後,成為區內最美的黃昏散步景點。

公園在基隆河舊河道旁,雙溪水岸自行車道上,園區內抽取士林抽水站前池水源,經過沉澱池、密植區及生態池等水利設施,透過微地形及植栽配置,讓將污水變清水,為水質淨化之教育場所,池間浮萍處處,恬靜中別見野趣。規劃的步徑,種植了260多棵適合在地生長的原生種喬木,如楓香、樟樹、九芎等,漫步廊道可體驗公園美景。

雙溪濕地公園在池中特設一道下沉式的坡道,遊客緩步而下,像「走在水中央」,以平視的角度欣賞水中棲息的動植物。另外,站於展望平台亦眺望公園全景,水池儼如鏡子反映藍天,清麗出塵。黃昏時在平台能欣賞太陽西沉,往東還有大屯山壯麗山景。

雙溪濕地公園約一小時就可逛玩,之後還可串遊附近的兒童新樂園、科教館、天文館作台灣親子行,由濕地生態景區,到玩摩天輪遊樂星際飛車,教育與娛樂一天搞定。

雙溪濕地公園

地址:台北市士林區承德路五段150巷1號

交通:捷運劍潭站出,乘41號巴士於兒童新樂園站下車,徒步4分鐘可達

---------------------------------

景觀設計師吳書原 佳作三選

論台灣的景觀設計師,不能不提吳書原。成長在台南市的吳書原,東海大學景觀系畢業,工作幾年後再赴英留學,並進入英國建築聯盟學院(AA)的都市景觀設計研究所,曾參與倫敦Leicester Square景觀設計,其後於2012年創立太研規劃設計顧問公司,從美軍俱樂部打響名號,台中花博森林園區更成為他的作表作。

吳書原深受英式花園薰陶,其景觀庭園、公園,沒有太多人工設施,而是呼應人對自然,建構出自家的「新荒野美學」,與講求精細的日式庭園相異。記者分別遊走他設計嘉義市立美術館前的「小庭園」、台北松菸「不只是圖書館」的澡堂花園、台北市立美術館內的「迷霧花園」,其流動自然的風格一氣貫穿,即是灰色的步道空間與植物布置,高樹與灌叢映襯優雅,走着總有份舒爽的感覺,有空不妨留意發掘。

...................

旅遊 Info

簽證:港澳人士入境前必須先申請入台證,可透過內政部移民署於網上申辦:coa.immigration.gov.tw/coa-frontend/overseas-honk-macao。

機票:香港往返台北國泰航空$2,657起。

貨幣:1港元兌3.9新台幣

作者:馮柏偉

責任編輯:張頌婷

【大有梯田生態公園】台灣的景觀建築糅合城市與鄉郊元素於一身,桃園的大有梯田生態公園鄰近住宅,呈現農村聚落的形態,找回人與大自然的關係。(馮柏偉攝)

S形的步道滿有錯落的效果,上邊的觀點台可一覽梯田公園的布局。(馮柏偉攝)

大有梯田生態公園也有親子玩意和劇場,為市民提供消閒好去處。(馮柏偉攝)

公園內也有鴨子和鵝出沒,一派田園野趣,牠們也不怕人,大家相處和諧。(馮柏偉攝)

公園旁有生態池區,上邊的樹椏還有小木屋讓鳥兒棲息。(馮柏偉攝)

公園旁有生態池區,上邊的樹椏還有小木屋讓鳥兒棲息。(馮柏偉攝)

【雙溪濕地公園】雙溪濕地公園池中有一下沉式的步道,讓人以平視的角度欣賞水中棲息的動植物,增加可親度,池面也映照着藍天,儼如莫奈的「睡蓮」畫作。(馮柏偉攝)

在水中步道可見途人經過,水色連天。(馮柏偉攝)

雙溪濕地公園原地本來是污水地,經規劃及整治後,成為區內最美的黃昏散步景點,浮萍處處暗香湧動。(馮柏偉攝)

站在平台上,可遠眺外雙溪跟基隆河交匯的河口風景,我3月到訪還有櫻花的蹤影。(馮柏偉攝)

【景觀設計師吳書原 佳作三選】吳書原希望將嘉義市立美術館能擔任起當地「城市的客廳」的角色,以台灣櫸木跟楓香等大小喬木,下方的植物則有野放狼尾草,優雅中見秩序。(馮柏偉攝)

【景觀設計師吳書原 佳作三選】台北市立美術館本身是棟方形堆叠的建築,中間另闢空透的「迷霧花園」讓人休息,以台灣原生植物為景觀設計主角,一片自然光灑落相當舒適。(馮柏偉攝)

【景觀設計師吳書原 佳作三選】台北松菸的「不只是圖書館」原是日治時期煙廠的員工澡堂,後改建為建築設計圖書館,外面的庭園也是吳書原設計,選用了橄欖樹、紅花玉芙蓉,搭配各種台灣原生蕨類等不同植物。(馮柏偉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