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
杜可風在上海
不知道原來杜可風不吃肉,之前還約好在一家烤肉店吃飯。他因身體健康原因,早已不喝酒這個卻早知,當然也就不復回到當年在中環酒吧喝喝喝的晚上。原來他搬到上海也有一年多,住在梧桐樹區的老街角,周邊有些酒吧咖啡座,常常有人拍到他的蹤影,因為這個一身波希米亞風的老頭相當易認。
但問題是,現在年輕人,怎會都知道他啊?講起王家衛的電影,都十幾二十年前有多。連和他現在相處的女子,都說年輕時看王家衛的片,都不知就是旁邊這人掌鏡。
問他現在還會拍攝嗎?說有些項目因疫情關係停了,如今開始了一些新的拼貼創作,又剛搞展覽及出了本散文加影集《漆中之黑》。上海其實頗適合他,因他愛走路,來來去去不出自己家的周邊。對一個年過七十、生活在中國的老外而言,最大的不適應,則是下下都要用智能手機掃碼。外國人有時在填一些綫上登記時,確是沒那麼方便。好不容易搞好個支付寶,才叫做可暢通無阻。
王家衛也是間或在上海繼續拍他的《繁花》電視劇,不過二人都沒有約起來。反而是發現,年輕時最早在台北混熟的一班文藝界,如賴聲川等,時而會在上海碰見。
想來他也算是看遍幾個華語區娛樂文化圈黃金時期,最早在台北,誤打盲撞,成了新電影的攝影旗手,之後九十年代在香港遇上王家衛、張叔平無敵組合,之後拍國際化西片,早十幾年進駐北京,最近落腳上海,一如他年輕時當水手般像候鳥。飯局下來沒酒可能不易開竅,只有談到用菲林拍攝的經歷與危險依然眉飛色舞。雖沒有喝酒,可一直艱辛地講普通話,夾些少英文與廣東話,確是有些錯亂。
撰文 : 李照興
欄名 : 中國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