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家族辦公室治理 促企業傳承

評論 2023/06/01

分享:

分享:

對推動香港發展成為全球領先家族辦公室樞紐,特區政府可謂不遺餘力。今年3月,當局發表《有關香港發展家族辦公室業務的政策宣言》,推出8項新措施,為全球家族辦公室和資產擁有人落戶香港,提供全方位的配套和服務;此外,家族辦公室稅務寬減法案亦剛於上月通過,可見特區政府的政策決心。

然而,發展香港成為全球領先的家族辦公室樞紐,建構一個健康的發展生態系統十分重要。亞洲家族辦公室的勃興與發展,歷史不算悠久,很多相關的觀念,需要進一步作出界定與區分。筆者今天講講家族治理和家族辦公室治理。

家族治理勿跟風 視自身需求

首先,我們要弄清楚家族治理和家族辦公室治理,兩者不可混為一談。家族治理是一套可以保障家族能順利作決策的系統,可以是家族辦公室當中一個重要的非財務職能,也可以完全獨立於家族辦公室存在,即設立家族治理本身,並不需要家族辦公室的存在。

近年愈來愈多華人家族企業,對設立家族治理有興趣,筆者除了之前呼籲設立家族辦公室切勿跟風外,也同時提出設立家族治理切勿跟風,因為家族治理需要一定條件才可以落地。西方意義上的家族治理,有兩個重要的精髓,第一是集體決策,第二是有一套成文的、所有家族成員共同制定、認可並遵守的準則,規範家族成員行為。

亞洲尤其是內地,家族企業仍是第一代創辦人主導一切,一錘定音;另外,因為內地很長時間實行獨生子女政策,導致大部分家族規模較小,關係簡單。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內地家族企業多無法或不需要實行一套準則,規範所有家族成員(包括創辦人)的行為;而據筆者觀察,香港家族企業很多傳承到第二、第三代,尤其是參與企業事務的家族成員人數不多之情況下,仍沒有設立家族治理系統。可以說,家族治理並非華人家族的傳統特色。

先培養環境 讓家族和諧共事

隨着家族開枝散葉,家族企業財富積累日益豐厚,家族成員愈來愈多,家族關係也日趨複雜,如何使家族財富不斷增長、怎樣維持家族各成員和諧相處、如何把家族價值觀傳承下去?怎樣用一套準則規範家族成員行為,以達到上述目標?在這種情況下,才逐漸有了設立家族治理的需求。

筆者過去對家族治理問題的研究,曾建議家族可設立家族委員會(family council),選出家族跨代成員代表進入委員會,制定家族憲章(family constitution),規範所有家族成員的行為,例如訂下參與企業事務的成員之薪酬標準、工作責任和權利範疇;沒有參與經營的家族成員,若擬出售所持股權,訂下首先賣給家族成員,還是可以在市場直接售出等規範準則,據此有效避開或化解家族成員間的潛在矛盾和衝突,平衡各方利益,讓家族財富既得到傳承,家族成員亦能和諧共處,家族價值得以延續不衰。

不過,家族治理系統落實起來相當複雜;實際上,並不是每個家族都想團結在一起,也並不是每個家族都有能力一起共事的。除了要有需求,也需要有能和諧共事的土壤,家族治理才能落地,否則即使設立家族治理,亦將徒勞無益。因此,在家族有設立家族治理的需求前,家族掌舵人應該多花心思,培養家族和諧共事的土壤。

至於家族辦公室治理,則是另一回事。在亞洲,絕大部分家族辦公室的規模很小,大都家族掌舵人說了算,因此絕少數人真正關注家族辦公室治理這個問題。筆者卻認為,建立家族治理固然所需條件土壤頗多,但建立家族辦公室治理則應是愈早愈好,以下是筆者的幾點具體建議。

以管理企業方式決策 公私分明

第一,雖然大部分家族辦公室仍以管理家族財富為最重要任務,但在營運過程中,必須以管理企業、而非以狹義的管理投資方式進行決策,如此便需要有一套企業治理機制,以確保決策有效和順利執行。

第二,把家族辦公室的「硬技術」(hard skills)和「軟技術」(soft skills)分開。「硬技術」是指處理種種投資事務的技術,筆者之前提出過,家族辦公室事務有財務以及非財務(即家族其他事務)方面,兩者最好分開處理。舉一個不分開處理的例子,某家族辦公室僱用了一位非常出色的專業投資人,管理家族財富,但到了聖誕節期間,卻被邀請參與設計家族聖誕卡的工作。

類似這樣的情況,在規模較小的家族辦公室中比比皆是,這顯示出家族辦公室更期待全能型、但又在投資方面最為突出的人才,這樣的人才可謂鳳毛麟角。因此,若不把家族辦公室內的「硬技術」和「軟技術」分開,就會產生很不理想的效果,以致家族辦公室也不容易找到出色的專業投資精英加盟工作。

第三,在「硬技術」的投資方面,亦要作出專業性的家族辦公室治理。記得曾打理老虎基金的Bill Hwang,後來自立門戶成立Archegos Capital Management,擁有超過200億美元股票,於2021年因高槓桿投資,又遇上了重倉股連續下跌,無力追繳保證金,因而被迫賣出股票,並連累了多家投資銀行也受到嚴重損失。Archegos作為一個單家族辦公室,對金融市場產生如此大的破壞力,自身也遭沒頂,這次「爆倉」事件實在足以為訓。

因此,家族辦公室治理在投資方面,是需要作出規範性管理,避免類似Archegos「爆倉」事件發生。筆者認為,家族辦公室需要有一個團隊,進行投資風險管理,並可考慮設立一個投資委員會,作出集體決策。

良好治理 設具效率董事會

第四,良好的治理需要有一個董事會。筆者建議成立一個具效率的董事會,即使開始時董事局成員比較少,比較簡單,但每年起碼有3、4次董事局會議,全面審視家族辦公室的發展,包括投資方向、家族價值觀理念的落實等,為各方面發展制定一套政策以至行動的指引。規模稍微大一些的董事會,除了有家族成員、投資主管,非家族成員以及家族下一代的參與,也是非常有益於決策的客觀,以及傳承的準備。

最後一點,因應自身需要,假如董事會不容易操作,筆者建議,可考慮退而求其次,成立一個「顧問委員會」,吸收不同專家人才,對家族辦公室的發展提供第三方客觀的、不一樣的看法。久而久之,這個「顧問委員會」就有可能成為日後設立「董事會」的基礎。

在特區政府推動下,香港發展家族辦公室事業前景可期,當局迎接愈來愈多家族辦公室落地香港之時,除了提供金融方面的人才,其他方面的人才,例如家族董事會及顧問人才也要跟上。家族辦公室必須謹慎認真走好每一步,既要避免盲目冒進,也要及時避免錯漏,如此才能保障家族辦公室的長期健康發展。

香港發展家族辦公室事業前景可期,當局迎除了提供金融方面的人才,家族董事會及顧問等其他方面的人才也要跟上。(資料圖片)

撰文 : 彭倩 科大商學院金樂琦亞洲家族企業與家族辦公室研究中心主任

欄名 : 庖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