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
呷醋
副刊版
2023/06/02
唐太宗賞賜兩個美女給宰相房玄齡,房玄齡多番拒絕。一國之君極為不悅,初令長孫皇后勸說房夫人,讓丈夫娶妾,豈知房夫人一口拒絕;於是太宗再派人問房夫人:「你想要不妒而活,還是想要寧妒而死?」並謂想死就喝下毒酒。性格剛烈的房夫人想也不想便把毒酒一飲而盡,想不到原來唐太宗作弄臣子,所謂毒酒只是一杯山西醋,「吃醋」或「呷醋」一詞相傳便源於此。
時至今日,「呷醋」一詞仍十分流行,普遍是指男女關係中的妒忌,但在英文繙譯中,「呷醋」就只有「jealous」,即泛指包括男女關係以外的妒忌。有趣的是,在中文語義中,「呷醋」還可以附帶正面意思,當女方說:「人哋唔鍾意你,都唔會呷醋啦!」男方聽後骨頭都酥軟了。反之,jealous是七宗罪之一,絕對負面。
一夫一妻制的社會裏,某程度的「呷醋」是人之常情,抗拒第三者出現而作出「呷醋行為是正常反應(就如房玄齡夫人),惟當呷醋是基於幻想便可能鑄成大禍。要知道妒忌是極複雜的情緒,可以不知不覺中走入漩渦而難以自拔,先由懷疑開始,繼而是失去信心,再轉化成憤怒和恐懼,而恐懼失去又再添加懷疑,因而形成vicious cycle(惡性循環)愈弄愈壞,可以由男朋友(或老公)衣服上一絲秀髮的懷疑開始,便引發到他跟任何女性交談便怒火中燒,因而對他加上多項管控,希望藉此增加安全感,只可惜定會弄巧反拙,正常關係不可以在管控中長存。
過分呷醋是不自信表現,與其「呷醋」不如「呷杯紅酒」,take it easy。
撰文 : 莫樹錦
欄名 : 醫筆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