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斬後奏辭工為躋身梨園 花旦李沛妍 請不要拿粵劇來開玩笑

副刊版 2023/06/03

分享:

分享:

雙親是老倌李奇峰、余蕙芬、契爺是羅家英、契媽是汪明荃,李沛妍走上粵劇花旦之路,想當然一片坦途。她不諱言自己是幸運,但勿忘她為醉心的粵劇所付出的心血時間,甚至辭工義無反顧投入其中,她更有一個宏大志向:提升粵劇的認受性。

李沛妍4歲時已想學大戲,會趁着媽媽外出時,在床底拿她的戲服來穿,以為神不知鬼不覺,生女怎不知女心肝?事實上,李沛妍早已向父母表明心迹想學大戲,但兩人不贊成她入行。就算樂師在她家中排戲伴奏,都不會讓李沛妍唱一首半闕。

看大戲是她兒時的活動,但不敢向同學說出自己的愛好,怕被笑老套。到美國升學後,這個包袱拋到九霄雲外,外國人對粵劇滿有興趣,她在美國威爾斯利學院(全美排名頭5名的文理學院)修讀中國語言及文學,課程其中一個項目是做《香夭》。「我找了一個朋友做拍檔,在學校演出了這場折子戲,大家都好欣賞和接受,『Beautiful!』、『Amazing!』之聲不絕於耳!加強了我做大戲的決心。」

大學裏的資源十分豐碩,圖書館裏更藏有整套難能可貴的《六十種曲》,讓她有機會親睹湯顯祖的原著《牡丹亭》、《紫釵記》古本。學校與哈佛大學有連繫,那裏的圖書館亦收藏有關中國戲曲的書籍。雖然身在外國,可做到研究的網絡也很廣泛,而她畢業論文題材,正是寫《粵劇的才子佳人》。

深思熟慮為入行鋪路

李沛妍醉心粵劇,目標清晰,也一直暗地裏為自己鋪路。「小時候我一直跟父母說想做粵劇,他們不情願,於是採取拖字訣,以為時間過去我會淡忘。小學時說等我長大了就讓我做,大一點則說要待我箍完牙才可做,聽話的我一箍就6年,極痛苦。最後就說待我讀完大學,就隨我選擇路向。他們不想我入行可以理解,除辛苦外,日子也無保障,也怕我是三分鐘熱度。」

畢業後她沒有即時投向粵劇懷抱,在科網公司任職了兩年,終有一日鼓起勇氣向父親提出做粵劇的意願。「如果再拖多兩、三年,年紀漸大就更難投入,我是真心想正正式式出道。」

她很有計劃,先辭掉科網工作,並同時申請香港演藝學院及廣州粵劇學校,摩拳擦掌學粵劇,於是致電向父親正式提出。

4年全職受訓

「我想返香港做粵劇!」電話另一邊雖瞧不見李奇峰的表情,也知他十分愕然,沒想過女兒對粵劇之心如此堅定,他想了幾天告知李沛妍,演藝和廣州都不用去,他親自執手相教。「他在粵劇圈長年浸淫,知道哪些是必須和重要,用他的經驗去計劃一個適合我的粵劇課程,紮實我的基本功,因為我已24歲,免得再行冤枉路。」

她由工作的波士頓搬回紐約家中,父親已有完整計劃,找了廣州音樂導師李美花教她練唱、瀋陽京劇刀馬旦師傅楊敏跟她練武打身段、上海越劇花旦俞美娣練水袖、身段,父親教她基本功如行圓枱、唱戲。逢星期一至五由早上八時開始練,無間斷訓練維持了4年。

2007年機緣巧合下,中文大學招考青年版《帝女花》演員,李沛妍返港選拔雀屏中選,開展了演藝路。

對契爺契媽心悅誠服

也因為粵劇,李沛妍才與契爺羅家英、契媽汪明荃結緣。她孩提時已認識羅家英,喚他「羅家英叔叔」,一直都沒說要上契。因藉演出《德齡與慈禧》後,與他倆十分投契,也欣賞他們常給機會予新人,後再合作《秋雨菱花姊妹情》,劇中羅家英飾演李沛妍父親,彼此感情更上一層樓,在一次排練聊天中,李奇峰也在場,說着說着提到上契,結果玉成好事。

契爺契媽給她的做戲錦囊,是言傳身教,做人做事也獲益良多。李沛妍說:「契爺對我做粵劇的影響,台上台下都有。他是一個極出色的演員,藝術成就毋庸置疑,我常跟他說:『都是你做得太好,促使我鍾意粵劇,行了這條路。』」很多人眼中羅家英是一個風趣人物,但一講到粵劇,他是極其認真、嚴謹,李沛妍也一臉認真:「唔係講笑」。

除了契爺契媽,她自言是幸運兒,能與不同老倌旦后合作,像尤聲普、李龍、陳好逑一同踏台板,與龍劍笙合作,猶如中了六合彩。「你同他們做戲,自自然就引導到你發揮或彌補我的不足。同前輩做戲我是很安心的,他們總能揮灑自如,台上發生甚麼也會執生救到,功力非凡。我很希望我有朝一日盡得真傳!」

甩曲詞以此為鑑

蝦碌不開心的難忘事也有,10年前李沛妍演出《江山遺恨》到尾聲,最後一句本由她唱,但腦袋一片空白怎也想不出來,又不懂執生爆肚,呆在當場。「事後檢討,要提醒自己要懂應對,汲取教訓,有甩漏岔子都不要讓觀眾察覺。」

作為名人之後有無壓力?「做戲壓力是有,但不是因為是名人之後,我不會和其他人比較,各有各做,且各人也有擅長的方面。我只會和自己上一次的演出比較,最少要有一樣比上次好。」

她的偶像是白雪仙和李寶瑩。「我視她們為女神級的花旦,2007年前第一次做《帝女花》,仙姐竟來捧場,我首次踏台板覺得好驚,台下的星光比台上還閃熠。」今個月她會演出桃花源《帝女花(65周年)專業版》,與李龍及梁兆明拍檔。

她說做粵劇不單止為演出,更想提升它的藝術性價值認受性。「人們可以不喜歡粵劇,但不想他們拿來開玩笑,這會造成很大的傷害。這門藝術是好認真,好值得去欣賞。」小妮子志氣不少,就算日後不做戲,也希望推廣粵劇。

﹏﹏﹏﹏﹏﹏﹏﹏﹏﹏﹏﹏﹏

粵劇《帝女花(65周年)專業版》上場

由桃花源粵劇工作舍主辦,重塑的《帝女花》糅合唐滌生舞台版與電影版劇本,修訂為160分鐘簡煉版本。

日期:6月7至11日(星期三至日)、13至18日(星期二至日)7:30pm、6月10至11日及17至18日(星期六至日)2:30pm

地點:西九文化區戲曲中心大劇院

作者:周美好

責任編輯:黃鑑江

李沛妍曾說過:為了粵劇,我可以付出一切,現在這信念仍無變。「粵劇是我的第一位,就算不做戲,也希望推廣粵劇。」(湯致遠攝)

在《王子復仇記》中她飾演鄭如菲。(被訪者提供圖片)

《德齡與慈禧》中她飾演德齡。(被訪者提供圖片)

與父母李奇峰、余蕙芬、姨媽南紅(左一)在後台留影。(被訪者提供圖片)

今個月她演出《帝女花(65 周年)專業版》,與李龍及梁兆明合作。(被訪者提供圖片)

今個月她演出《帝女花(65 周年)專業版》,與李龍及梁兆明合作。(被訪者提供圖片)

她十分感謝父親得悉她決意入戲行後悉心教導。(被訪者提供圖片)

李沛妍於「2017 香港藝術發展獎」戲曲界別獲頒藝術新秀獎,與父母分享喜悅。(被訪者提供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