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
強制舉報疑虐兒個案 刻不容緩
《強制舉報虐待兒童條例草案》已於上周五(6月2日)刊憲,並將於下周三(14日)提交立法會審議,這是保護香港兒童免受傷害的第一步。虐待兒童在香港情況嚴重,2022年共有1,439宗登記個案,較過去兩年增加了50%,普遍認為實際數字被低估,使這項法案變得更加迫切。
兒童身心健康 長遠受影響
無論是身體虐待、性虐待、心理虐待還是疏忽照顧,我們的社會都不應容忍對兒童施行任何形式的暴力;虐待兒童可能會對兒童的身體和心理健康產生長遠影響,社會必須制止。在過去,我們曾經得悉一些可怕的虐兒案件,包括受虐身亡的5歲女童身上有133處傷痕,以及逾30名兒童院舍員工因涉嫌虐待幼童而被捕,但這只是冰山一角,許多案件還未被發現。
這項法案雖是可取的措施,但預計需時18個月間才能實施,實在太漫長。這法案的核心是以兒童的最大利益為依歸,每等待多一天,可能意味着更多兒童受虐個案被忽視。
除了這項法案,我們還需要在不同方面採取行動,以保護兒童免受傷害。首先,在社會方面,我們需要繼續推動保護兒童法例,以樹立對錯的明確訊號。法律改革委員會曾建議,設立一項「沒有保護該兒童或易受傷害人士」罪行,對於未採取行動保護兒童免受死亡或嚴重傷害的旁觀者,施加刑事責任,接下來應朝着這方向邁進。
65國已全禁體罰 港應仿效
為了減低虐待兒童的風險,我們還應該進一步禁止在香港所有場合使用體罰,全球65個國家已採取了全面禁止體罰的措施,香港也應該仿效。
第二,我們亦需要在家庭層面着手。2022年,57%的虐待兒童個案中的施虐者都是父母,所謂「預防勝於治療」,社會各界應為父母和照顧者提供正向管教,教授非暴力溝通技巧。
第三,每個服務兒童的組織,包括學校、非政府組織和活動中心,都需要採取守護兒童政策,並建立監測和舉報系統和流程,培養守護兒童文化。
加強公眾教育 勿視而不見
最後,我們需要在社區層面推行公眾教育,展開保護兒童的公眾教育宣傳,提高社會大眾對虐待兒童所造成傷害的認識,我們絕不能再對虐待兒童視而不見。
保護兒童免受傷害是每個人的責任,我們需要盡力制止虐待兒童的事件發生,情況刻不容緩。我們敦促立法會盡快通過《強制舉報虐待兒童條例草案》,並採取進一步的措施,保護香港兒童免受傷害。
▲ 保護兒童免受傷害是每個人的責任,社會應展開公眾教育宣傳,杜絕虐待兒童事件發生。(資料圖片)
撰文 : 司徒恩 香港救助兒童會總幹事
欄名 :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