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家變投資人 家業精神全面傳承

評論 2023/08/03

分享:

分享:

特首李家超日前出訪東南亞三國包括新加坡,該國與香港都一樣積極發展家族辦公室業務,再度引起大家對家族辦公室的關注。筆者在本欄討論家族辦公室最新文章《家族企業到企業家族切合時代需要》(刊於7月20日本欄),分析了「家族企業」演化成「企業家族」的發展邏輯。

企業家族為家族企業的2.0版本,在2.0版本上,還有進步發展走向家族3.0版本--即家族辦公室。梳理了這一條發展軌迹,相信對香港積極推展家族辦公室業務有一定啟發與幫助。

守業到創業 擺脫惰性發掘機遇

家族發展到企業家族的階段,原來家族企業的成員從「守業」到「創業」,以「創業精神」,把家族企業從單一核心業務經營的結構,打造成一個規模巨大、業務多元化和治理專業化的財團。到此階段之後,如何進行下一階段的發展,無疑成為「企業家族」的一個重要議題。對此,我們不妨首先從家族企業的傳承初衷進行探討。

從傳承的角度分析,究竟傳承所傳的是甚麼?直接的答案可以說是「傳家業」。然而,如今時代的發展瞬息萬變、產品和服務的生命周期也愈來愈短、面對較以往更多和更巨大的短、中,長期的內部與外部挑戰;加上目前科技以非常快的速度向前飛躍,家族企業的發展與傳承,能夠成為百年老店於不墜,當然理想不過。但若果無法克服或缺乏信心克服如此眾多的挑戰和風險,如何「傳家業」,就必須作出與時並進的考量和決策。

中國有一句古老智語,「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意思是說,送給別人一條魚,只能解其一時之飢,只有教曉其捕魚方法,才能長治久安。這番道理也可應用到「傳家業」身上。「傳家業」其實只是給家族後人成員「授之以魚」,那些二代或三代繼承人深信,家業遲早由其掌控,是企業家族日後的必然財富擁有人,一旦有這種觀念,他就會很難有具備敢於冒險、勇於創新,積極向市機尋覓盈利機會的「企業家精神」。

如果家族家業的第二代或第三代繼承人既沒有企業家精神,又缺乏才幹,在這種情況下,加上今日的時代,正如上文所分析,信息傳播瞬息萬變、大國地緣政治博弈尖銳、產品和服務在科創和創新變化迅速下,生命周期愈來愈短,一旦未能克服困難與風險,不排除最終或把家業敗光。

可以說,「傳家業」很有機會把二三代繼承人變成一個缺乏企業家精神的「惰性人」--對這類「惰性人」來說,面對今日時代的萬千變化,很多情況下只會被動地承受風險的衝擊,很少能夠主動地握夠機遇,發揮出企業家的精神。機械式的「傳家業」,其實反映了中西文化的一些差異。東方人尤其是中國人多以無償「傳家業」的方式,西方人則往往以另一種方式進行傳承,即不會無條件給予了後輩財產,而是要求繼承者用自己的錢或向家族借錢的方式「投資」以至控制企業。

亦即家族下一代成員並非一出生,就必然擁有龐大的財富資源,他們必須有償的付出才能獲得企業控制權。這樣做的好處,就是令家族企業的下一代,擺脫「惰性人」的習性,一切都不能「不勞而獲」,有責任感和壓力感,保持積極的、主動的、勇於及敏於發掘市場機遇的企業家精神。這一點實在值得華人家族企業借鑑。

納外部賢才 家族事業專業化

另一種做法,是鼓勵下一代「另起爐灶」,家族提供下一代家族成員小額啟動資金,成為下一代創業的投資人(LP,有限合夥人),也可以是債主。讓其發展一些與核心業務無關的事業,培養下一代的企業家精神,使家族慢慢走向2.0版本,即企業家族。當然,下一代也可發展與家族企業核心業務相關的產業,比如上下游企業。做得好的話,下一代所發展出來的「新爐灶」,其業務可以同原家族企業的業務產生協同效應,讓原家族企業的發展與傳承,有更大的靱性和更堅實的基礎。這樣家族作為投資人,何樂而不為?

不過,不管是下一代發展與原家族核心業務不同的業務,形成企業家族,抑或發展與原家族企業核心業務相關連的上下游業務,這個原家族企業的下一代,雖然都可能延續企業家精神,但畢竟始終還是在「經營企業」。經營企業始終要面對上文所指出當今時代的種種內外部風險。

要根本紓解這個「困局」,把家族企業得來的家業,能夠持之更久遠,便是向家族辦公室的方向發展。企業家由一綫退居二綫,由原本的企業家和管理者,變成投資人,以企業家獨到的眼光投資各類型企業,廣納賢才,讓更有才幹的人才管理企業,把家族的事業「專業化」。「專業化」最大的好處,是擴大和優化了家族控制的企業的人才庫。

家族辦公室3.0 兼重社會責任

每個家族,無論是家族企業抑或企業家族,家族成員始終有限。若然能夠廣納外部英才為己用,跳出傳統家族企業人才庫的有限框框,在保持企業家精神的基礎上,家族下一代轉變成優秀的投資人,一個具備企業家精神的投資人,最終對家族家業的傳承,發揮出更大鞏固作用。

然而,用家族的資金進行專業化投資,這其實就自動演化成為家族的3.0版本--家族辦公室。家族成為專業並且具有社會責任的時代投資者,講求利潤,同樣講求價值投資,重視環境、社會和企業管治(ESG),把家族的價值融入到對社會的貢獻之中,進行全面的有效傳承;以專業投資者的心態和能力,來成就家族事業和企業家精神的永續傳承。

撰文 : 彭倩 科大商學院金樂琦亞洲家族企業與家族辦公室研究中心主任

欄名 : 庖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