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文章
拜登密集出招 中美由東亞鬥到西亞
處暑時節,酷熱本應至此而止,但世界亂了,各地仍是水深火熱,天災人禍,內憂外患,互相算計不消停。中美對話多了,不等於鬥爭少了。拜登(Joe Biden)政府近期更在地緣方面密集出招,下子從東亞下到西亞,處處同中國較勁!
俄烏戰爭搾乾西方列強軍火庫,更加凸顯東亞是個「怪物房」,打大佬一次要打N個,闖關難度煉獄級。別說中國,就算數日韓朝這些「小國」,兵力和裝備數量都遠超歐洲老牌大國,戰鬥力爆表。「窮」如北韓,也能日日射導彈,如今甚至源源向俄羅斯運武器賺到笑。
美國似乎也意識到東亞這特殊技能,對付中國與其把北約擴到亞洲遭法國反對,不如直接在東亞另組一個「北約」實際。
套用冷戰劇本 圖建「亞洲北約」
美日韓上周峰會同意將機制恆常化,啟動多項科技和防務合作,聲明也例行公事般嚷嚷「維護台海穩定」,沒有甚麼石破天驚的東西,但醉翁之意不在酒。
美國官員事前向路透社稱,「若期望此會成立三方安全框架(共同防衛協定)那就要求過高」,說明這才是美國的大計,哪怕不能一蹴而就,今次還是近了一步。
拜登選在大衞營召開首次美日韓峰會就很具象徵意義。大衞營是美國總統御用度假山莊,但總統度假也是辦公,這裏發生過不少大事。前總統卡特(Jimmy Carter)1978年在此促成以色列和當時阿拉伯龍頭埃及和解,簽訂《大衞營協議》;克林頓(Bill Clinton)2000年也在此搞過以巴領導人會晤。拜登無疑想對外宣示:日韓已於美國領導下化敵為友,合力壓制中國。
一個巴掌拍不響,「亞洲北約」能否成事還須觀望,但苗頭確是已經出現。
美國把這冷戰劇本套到中國,自是借鑑鬥垮蘇聯的成功經驗,亦因自知獨自和中國打仗沒有把握,想找「怪物房」成員相助,要不列根號航母恐已直接開到塘沽,用不着打壓中國芯片了。
日本呢?決心未定,但意向相當明確了。日本老百姓普遍是反戰的,只是話事的不會是老百姓。日本統治階層苦苦想扭轉國運,經濟上擺脫迷失,政治上改變二戰後國際秩序,現正看準機會,配合美國挖走芯片產能,對華「去風險」,下一步要做的,就是在老百姓眼皮底下為主動參戰鬆綁。假如最後順着美國劇本打贏了,別說經濟翻盤,就是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也有日本份。
至於南韓,對美忠誠短綫應該沒有問題,但中長綫很難說,大概會是美日韓最弱一環。總統尹錫悅無底綫地押注美日賭中國輸,實在落力。8月15日光復節,日本戰敗投降日,他演說竟然全篇大讚日本。3月他更拍板,由韓方為日本強徵勞工賠償。這有多得民心可想而知,而尹錫悅岳母7月因涉偽造銀行證明獲刑上訴失敗,醜聞會怎發展?南韓總統只能做一屆,通常都無好下場。
亞洲「澤連斯基」 潛在來源不少
拜登「亞洲北約」算盤要打響,還須一個亞洲「澤連斯基」打配合,此人會出自哪裏還真說不定。台灣地區顯然是大家首先想到的,但亞太區內明裏暗地搶當馬前卒,又或有難言之隱身不由己的角色比比皆是,練熟走鋼索、能大聲向選邊站說不的倒是少數。對美國來說,管這「澤連斯基」來自台海,東北亞還是南海方向,能當炮灰就得。
提到南海,菲律賓近期在南沙仁愛礁鬧得高調,可是中國最新一張牌無打在南沙,針對的亦非菲律賓。西沙中建島近日長出了半條跑道,明顯還在發育。1974年西沙海戰以來,群島明確回到中國懷抱,而中建島是西沙最西的島,距離越南海岸綫250公里。越南近年在所佔南沙島礁大興土木可是未停過,悶聲發大財,比菲律賓不知高到哪裏去,西方輿論更是選擇性失明。
沙特以色列快建交? 美國乾着急
講完東亞講西亞。西亞與「亞洲北約」不相干,但這無阻拜登外交近期在此猛攻,原因大致有二。
一:中國3月促成沙特阿拉伯同伊朗和解,中東全局起了變化,焦點矛盾由沙伊回到以巴,美國「老鐵」以色列面對團結起來的穆斯林倍感壓力,以總理已單方面宣布將會訪華。
二:拜登若能至少象徵式擋擋這趨勢,並包裝成「對中國勝利」、「保衞美國(及猶太人)利益」,那對他和特朗普民調叮噹馬頭的明年大選選情,會是重大利好,拜登現在太需要這樣了。
沙特和以色列建交在望的風,近日再次吹了起來。按美方向媒體放料的講法,阿拉伯龍頭終會承認猶太人國家,獲得美方再次安全擔保,並同意將對華關係封頂,以色列則會在巴勒斯坦立國問題上有些積極表態。
將信將疑就好。如此大突破,不怕見光死嗎?沙伊復交前中方向西媒通氣了?
實現對外經略 須先理順內部挑戰
沙特向來想買美國高端武器,就是美方近年老是唱「人權」高調,不只白宮,國會也在設卡,現在就算他們肯打倒昨日的我,極右力量把持的以色列政圈,又願否就巴勒斯坦立國哪怕只是象徵式讓步?還有,沙特自知石油錢賺不長,現在要轉型,要發展,要建設,對華合作要封頂?豈非真如西媒5月講的,美國提出助中東建鐵路--靠印度的專業技術?
沙特、以色列近年暗地裏眉來眼去不假,但把關係公開,沙方不急,以方也不急,急的似乎只有美方。
相比之下,伊朗快將給予拜登「勝利」的機會反而更高,盡管這意義會小很多。伊朗自古與歐洲互動,自我定位是西方而非東方國家,如今對西方亦有較多幻想,更有爭取解除制裁的逼切動機。美伊據報同意9月交換囚犯,而伊朗在南韓資金已經解凍,這顯然就是拜登難令美國重回伊核協議下,準備與伊朗達成某種折衷交易的節奏。
美國東西下子,中國當然不會束手無策。美國迷戀過時的結盟冷戰,但中國深諳農村包圍城市之理,發展中國家才是世界主流和新興力量。本周金磚國家峰會即將舉行,東道主南非說40多國有意加入組織。泛歐智庫「歐洲外交關係委員會」(ECFR)創始人兼主任Mark Leonard在新一期《Foreign Affairs》雜誌撰文,指中國已準備好迎接多極的「混亂」世界,而美國並沒有。
不過,外交是內政的延伸,不論中國美國、大國小國,對外經略要實現,都必須先做好自己的事,妥善解決自身問題,否則統統都會是定時炸彈。
▲ 美國拜登政府近期在地緣方面密集出招,下子從東亞下到西亞,處處同中國較勁。(路透社資料圖片)
撰文 : 連兆鋒
欄名 : 中外廣角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