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污水排海 充分反映西方道德虛偽

評論 2023/08/29

分享:

分享: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早前與官員商討後,要求核電站運營商「迅速準備」在8月24日開始進行排水。

至此,雖經中國和相當多民意的激烈反對,日本將福島核電站核事故後產生的核污水排入大海已成定局。

日方獲美支持 堅持損人利己

日本政府最終決定採取損人利己的方式將核污水排入大海,表面上看其依據是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7月發表的報告,認為經過處理的福島核污水符合排放的國際標準,排放對人類和環境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實際上,日本之所以敢於採取如此具爭議的做法,根子卻是取得了美國的支持。美國國務院25日的書面聲明表示:「正如布林肯(Antony Blinken)國務卿在8月15日指出,美國對日本安全、透明並基於科學的程式感到滿意。」

有了美國的支持,那些以美國馬首是瞻的國家自然也就採取類似的態度,或者假裝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一定程度影響和塑造了國際環境,使得日本核污水排海的阻力看起來沒有那麼大。國際原子能機構也在美國的默許下,以一個看似科學的態度暗挺日本,雖然國際原子能機構無權批准日本核污水排海,不過其認為核污水排海符合國際排放標準的報告,等於是宣告,在國際原子能機構的眼中,日本核污水排海沒有甚麼問題。

由於歷史上從來沒有如此大規模核污水排海的先例,國際原子能機構認為「排放對人類和環境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的看法是否經得起考驗,其實大有疑問。

哲學上有一個規律,叫做「量變質變」規律,其核心概念就是事物數量的變化常常引起事物性質的改變,舉個例子,一滴水、一條小水溝、大江大海都是由水組成的,但其性質卻完全不同。一滴水,一個人就可以隨手抹去,完全不具危險性;一條小水溝,可以用來種菜洗衣,也基本不具危險性;但是大江大海會有狂風惡浪,隨時存在船翻人亡的可能,卻相當危險。

污水排海 成本最小卻最有害

所以在小規模上成立的規律,到了大規模是否依然還成立,並沒有一個確定的答案,這中間的危險和變數,並非靠國際原子能機構一句符合排放標準就可以解決,核污水大規模長時間排海帶來的危險和對環境的破壞,截至到目前,還屬於人類的未知領域。

雖然現在正常營運的核電站也會產生一些核污水,這些核污水經過處理、滿足國際能源署(IEA)和本國政府制定的排放標準後,也會排入大海,但這種污水與核事故產生的污水相比,在總量和所含的危險物質方面,並不在同一個層次,核事故產生的核污水要危險得多。

理論上,處理核污水有多種方式,日本自己就曾經研究過5種,包括:核污水經過二次處理排入海洋、將核污水變成水蒸氣排入大氣、將核污水排入地底深處、將核污水電解處理、以及將核污水固態化後埋入地底。其中,對環境影響最小的方法是將核污水固態化後埋入地底;而成本最低、對環境最不友好的方法就是將核污水排入海洋。結果,日本為了自身利益,偏偏選用了成本最小卻最有害的方式,將核污水排海。

按照清華大學團隊的研究,核污水排海後,放射性物質最早出現在台灣東側海域,對應的時間點大約是核污水開始排放後第8個月,之後污染物將迅速覆蓋中國的東南沿岸海域,並逐漸向東海和渤海擴散。在排放後的第1,200天(3.3年),污染物擴散到加拿大和美國的西側海域,而澳洲北部也出現了一部分污染物,此時幾乎整個北太平洋都被污染物覆蓋。在第2,800天(7.7年)時,中國東南沿岸海域將呈現放射性濃度較低的特點,而北美西側海域已基本被放射性濃度較高的污染物所覆蓋。也就是說,7、8年後,美國將成為日本核污水排海的最大受害者之一。

美拉攏日 漠視環保人權大旗

照理說若美國未來可能成為日本核污水排海的主要受害者,為甚麼現在又會支持日本核污水排海呢?即使美國真的相信核污水安全,畢竟也要承擔萬一相信錯了的風險;答案很可能是為了拉攏日本。美國在承擔了一定的核污水潛在風險情況下,支援了日本,那麼投桃報李的日本,是不是也要追隨美國對付中國,即使同樣需要付出一定代價。

在這個利益交換中,美國收穫了日本的追隨,日本在美國支持下得以不顧中國和廣大民意的強烈反對強行將核污水排海,為了自身降低成本損害了全世界人民的利益,狼狽為奸之下各有所得。但西方國家高舉的環保、人權大旗,卻也被其漠視世界人民安全的行動撕得千瘡百孔,暴露出包裝下的虛偽道德標準。

核災難片曾經是西方的一個主流片種,以怪獸為主角的大片哥斯拉(Godzilla)就是講核污染造成的動物變異所帶來的災難。該故事曾被多次翻拍,說明在西方主流文化層面,對於環境污染是相當重視的。特別是近些年,環保、人權更成為政治正確,比如被主流媒體廣泛推崇的瑞典環保女孩通貝里(Greta Thunberg),就因為呼籲保護環境、關注全球氣候變化而享譽世界的。

叢林世界 華擴影響力路漫長

可是,一方面是西方國家和主流輿論表現出對環保的強烈關注和支持;另一方面,當全球真正面臨核污水帶來的長期損害的時候,卻又似乎只剩下中國一個國家在為保護環境、保衞人民的生命安全而奮戰。那些長期指摘中國保護環境不利、保護人權不夠的西方教師爺及其跟班們似乎集體失蹤,為了一點各自的利益,將他們過去高舉的環保、人權大旗不知被丟在何處,「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這不是典型的雙標嗎!

日本為了一己私利、強行將核污水排海,西方國家或默不作聲、或表示支持的行動,充分說明當今世界還是一個叢林,世界人民的利益是要放在強權利益後面的;也充分說明西方道德的虛偽,當他們沒有面臨利益抉擇的時候,就擺出一副教師爺的架子,到處指摘、教訓別人;當利益來到面前的時候,他們就將平時奉為圭臬的所謂道德標準扔在一旁,搞利益至上的一套;而美國一支持、西方就噤聲的事實還說明美國影響力的強大,說明世界上還有很多人不管事情的黑白曲直,盲目迷信美國,在他們心裏,美國總是對的。因此,中國要想擴大影響力,讓世界聽到自己的聲音,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日本為了一己私利、強行將核污水排海,西方國家或默不作聲、或表示支持,充分說明當今世界還是一個叢林,世界人民的利益是要放在強權利益後面的。(法新社資料圖片)

撰文 : 楊玉川 華大證券首席宏觀經濟學家、行政總裁、香港金融管理學院客座教授

欄名 :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