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耗

副刊版 2023/08/30

分享:

分享:

《商業周刊》去年八月發表了一篇文章,說:「公司最大的內耗,就是養了一批偽高管。」簡直一針見血!這些「偽高管」有何特質?六個字講完——沒用但人工貴。

一、於是乎,一班偽高管平時最喜歡做甚麼?開會、開會、開會。因這幫人也得合理化其薪酬和存在價值。開會最好,顯示自己工作忙碌,而且開的會,永遠長期在「研究」中,如:我們會「研究」××的可行性、我們需要「研究」各方面的利弊、我們會「研究」未來是否應……一班「偽高管」坐埋一堆,開會就是研究各式各樣問題,但結論欠奉,一味開會卻沒有產出(output)。

二、到真的要做些甚麼時,所提方案平平無奇,根本無法針對實際問題作解決。但偽高管資質所限,你叫他們再諗再度,都是「係咁上下」水平而已,再高一點都無能為力,榨極都只是係咁多而已,薪水和能力極不成正比,有些甚至是反比。

三、偽高管自己知自己事,所以呢,他們最棹忌有人講KPI(關鍵績效指標),皆因一用KPI去評估自己的表現,其低效益、低價值、低水準馬上無所遁形,故一聽到有人提KPI,即列舉KPI的種種缺點,還勸人不要迷信KPI云云。沒有指標,就沒有不達標,多好。但KPI對偽高管也不是沒用的——當他們要排除其他人時,就會用到KPI去評價別人表現不夠好了。即是說,KPI用在別人之評估時,可以;但用在自己身上呢?則萬萬不能。任何指數和數據顯示自己不達標的,乾脆不公開、不公布、不存在,那不就最穩陣麼?﹗

當一個機構的偽高管愈來愈多時,那處的人會很累,因為每一條蹺推出,其他人又要各方配合,最終證實條蹺唔掂時,一眾偽高管亦無損失,毋須問責,繼續「研究」,但其他人則已給他們搞到勞民傷財、累不堪言。所以,當一個地方養了一批偽高管,必有內耗之象。

撰文 : 利嘉敏

欄名 : 攻關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