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
秘密的毒害
現代社會愈來愈多人患癌,環境污染是主因之一,加上福島核廢水的爭議,這讓我回想到兩年前看過的一本書,作者是旅居沖繩多年的英國記者喬恩.米切爾(Jon Mitchell),他於二○二○年出版的調查報道著作《毒害太平洋》(Poisoning the Pacific),才讓世人知道,原來從沖繩到太平洋,美國的海外軍事行動在該地區所造成的環境污染,簡直觸目驚心。
「廣闊的太平洋應該成為這地區人民健康生活的福地,不應成為美軍的毒劑試驗場和垃圾廢料場。」這是一名駐關島美軍勒羅伊.福斯特逝世前的肺腑之言。
一九六八年,福斯特多年前奉命在關島執行一項危險任務:為阻止周圍叢林生長,影響軍人的作戰訓練,因此他被委派向整個周邊地區噴灑一種有毒液體—柴油和橙色落葉劑的混合物。可是,這些有毒液體不僅摧毁了叢林,毒害環境,並且對其健康出現了致命影響。
當任務結束後,他很快便患上嚴重的皮膚炎症、急性心肌缺血,並在三十三歲那年患上柏金遜綜合症。可是,這個後遺還廣及其家人,正處於青春期的女兒其後被診斷患上癌症,他的孫兒出生時有十二隻腳趾。
福斯特走到生命最後一刻時,仍不忘譴責這一切的罪魁禍首—美國國防部。《毒害太平洋》以福特斯的故事開始,這足以使我們感到憤怒,當繼續閱讀下去,才知原來在南太平洋有更多的毒害,完全踐踏當地居民的生存權。
南太平洋眾多島國屬小國寡民,正所謂弱國無外交,他們的聲音更難給我們聽見,因此美國自二戰後便肆意在南太平洋進行核武試驗場,以及各種生化實驗場,然後把這些放射性廢料傾倒在海洋裏,大大影響島國居民的健康。我奇怪,為何環保組織甚少提及這個反人類罪行?
撰文 : 張翠容
欄名 : 大地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