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文章
官員減社交活動 聽取不同聲音
香港人出名有幹勁,政府各級的官員工作也十分努力,除了應付繁重的行政工作,他們亦接觸社會上不同人士、聽取各方意見。某些局和部門的官員因工作性質或需要更多地接觸不同群眾,時常收到來自不同團體的活動邀請,不少活動更是在晚上或周末舉行。然而,這些頻繁的社交活動也意味着官員們要犧牲休息和家庭時間,要取得生活平衡一點也不容易。而過多的社交活動也會佔用官員們平時履行公務的時間,甚至增加他們的工作負擔,並因此有可能產生問題。
社交佔用公務時間 增工作負擔
香港是多元社會,有很多活躍於社會各個層面的政府和非政府組織,包括地區層面、專業團體又或聯誼性質等,他們有不同的宗旨及推廣,某程度上這也反映了社會的開放及包容。
當中,不少團體支持政府的政策和立場;他們希望幫助傳遞政府觀點、收集市民意見、與社會不同群體進行對話。他們也經常組織不同種類的活動,協助宣傳及支持政府政策。
一些團體會定期就不同議題包括安老、教育、住屋等表達意見和提供建議,讓政府更好地掌握民意,有助制定重要政策。有些甚至與官員有直接溝通渠道,能適時表達看法,為政策討論提供重要參考。在大多情況下,他們都努力合作並支持政府的議程和政策,讓之能暢順實施,也可以說是充當了市民與政府之間的橋樑。努力當然希望得到認同,同樣地,不少團體都在爭取官方層面的關注和認同,希望能提高其組織的認受性,亦讓大眾了解到他們所推動的議題。
但由於不少人同時參與多個組織和團體,社團活動數目變得重疊。有些團體經常舉辦活動,邀請政府官員出席或主持儀式;但過多的活動有時並非必要,某程度上或會浪費了官員的時間。
在傳統華人思想中,「面子」在社會上往往有重要意義,顯示並有助提高一個人的聲譽、尊嚴和社會地位。「俾面文化」本質上與尊重權威和社會階層有關,意指對地位較高的人尊重,例如長輩、高級同事或政府官員等。不少人覺得「面子」與個人聲譽、人際關係和人脈網絡相關,可以為個人和職業生活帶來好處和機會。
然而,久而久之,官員們似乎要花上不少時間及精力以配合和支持相同的團體、人員和目的。與此同時,官員們卻要應對其主要範疇的職責,尤其在現時充滿挑戰的時期以制定和實施經濟、社會等合適的政策,令香港在面對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和鄰近地區激烈的競爭所帶來的困難和複雜的環境中,仍能保持競爭優勢。
過多類似活動 或助長排他性
現在正是我們正視這種文化帶來的影響,尤其是涉及相類似的人物的活動。過多類似的活動或會助長排他性,又或造成資源浪費。如果官員不斷與同一個人在不同的組織或場合交流,似乎亦限制了聽取新觀點、拓展不同網絡和創建合作的機會。
宜探索新聯繫 增管治透明度
官員們有需要開拓更廣闊的視野,積極與更多人特別是新的人事接觸。結識不同領域的人有助思想、知識和經驗的交流,豐富決策的過程,也加強包容性。若能減省重複互動情況,官員們可掌握到更多尚未利用的資源、未被發掘的人才和未開發的專業知識。這也有助官員騰出時間以聚焦制定和實施相關的政策,為香港整體需求而行事。
我們應該鼓勵官員探索新的聯繫,在熟悉圈子以外建立關係有助增強管治的透明度、問責性和公平性;且能促進更具活力和包容性的環境,聽取並考慮更多不同聲音,有助於建立一個更強大和有效的管治體系,更能滿足社會的普遍需求和期望。
香港疫後經濟復甦,需要適時及有力的政策以協助市民生活及企業營商。官員也需要有足夠時間以聚焦制定和實施各項政策,滿足香港整體需求,解決社會所急,以維護香港作為領先金融中心的地位,保持在區域上的競爭優勢為首要任務。
撰文 : 陳智思 前行政會議召集人
欄名 :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