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棄塑膠管制在即 早宣傳示決心

評論 2023/09/15

分享:

分享:

用完即棄的塑膠餐具已有數十年歷史,確實為人類生活帶來很多便利,如膠叉膠匙省卻清洗的工夫、膠餐盒方便外賣回家等;但也因為即棄餐具的方便性,為我們的城市帶來無數難以自然分解的塑膠垃圾,每日堆積在垃圾堆填區中。

根據政府統計數字,在2021年本港每日有2,331公噸廢塑膠棄置在堆填區,當中有225公噸為塑膠或發泡膠餐具。

目前香港有3個堆填區,政府預計3個堆填區會在2030年達致飽和,因此在2021年推出《香港資源循環藍圖2035》中以「全民減廢、資源循環、零廢堆填」為願景,希望市民從源頭減廢,減少對堆填區的負擔。其中今年2月政府便提出《2023年產品環保責任(修訂)條例草案》(下簡稱《條例草案》),修訂條例以管制即棄塑膠餐具和其他塑膠產品。

兩階段管制 最快明年次季實施

立法會相關法案委員會經過6次的會議,已完成《條例草案》的討論工作,政府亦接納議員的建議作出一些修訂,《條例草案》將會在今年10月在立法會恢復二讀,如獲得通過,最快可在2024年第二季實施。

《條例草案》中建議分兩個階段管制即棄塑膠餐具,第一階段的管制將禁止向最終消費者銷售發泡膠餐具和即棄的塑膠餐具,包括飲管、攪拌棒、刀、叉、匙和碟,並禁止在餐飲處所向堂食和外賣顧客提供上述即棄餐具;另外亦禁止餐飲處所向堂食顧客提供即棄的塑膠杯、食物盒、杯蓋或盒蓋。而第二階段的管制則是擴展至禁止銷售即棄的塑膠杯、食物盒、杯蓋或盒蓋予最終消費者,並禁止在餐飲處所向堂食和外賣顧客提供任何即棄塑膠餐具。

餐飲業覓替代餐具 現放軟手腳

為了讓飲食業界和市民認識即棄塑膠餐具替代品的資訊,當局亦設立了綠色餐具平台,協助業界及市民了解及尋找餐具替代品,從而作出選擇。然而據筆者了解,在政府最初提出《條例草案》之時,餐飲、零售及酒店業界紛紛着急地搜尋各式替代餐具的資料,現時卻已「放軟手腳」,未有落實訂購替代餐具,原因是業界估計政府未能全面取締即棄塑膠餐具,又或是希望等待政府提供補貼資助。

宜先向業界宣傳 鼓勵市民減用

按照上文所述進度,當局管制即棄塑膠餐具已是勢在必行,業界的心態多少也反映心存僥倖。筆者認為要讓餐飲、零售及酒店業界明確知道政府即將管制即棄塑膠餐具和塑膠產品,政府需要盡快進行宣傳工作,即使現階段尚未通過《條例草案》,也可以先向餐飲、零售和酒店業內作廣泛宣傳,令業界人士意識到政府推行「走塑」的決心,也不要妄圖政府提供補貼,應及早就替代餐具作準備。

在條例通過後,政府更應該以鋪天蓋地形式進行宣傳,讓普羅市民也知道當局要管制即棄塑膠餐具,希望市民能減少使用即棄餐具,做到真正的源頭減廢目標。

當局應設立綠色餐具平台,協助業界及市民了解及尋找餐具替代品,從而作出選擇。(資料圖片)

撰文 : 陳紹雄 立法會議員

欄名 :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