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文章
乘AI翻唱熱潮再踏紅館 尹光9字真言看透順流逆流
早前網上出現AI版尹光演繹林家謙的《一人之境》及姜濤《Dear My Friend,》等流行曲,人工智能調校出的草根唱腔,令網民驚歎,因而令「正版」尹光人氣急升,更被封為「光B」,更藉着熱潮11月登上紅館舉行《Wan.K宇宙巡邏演唱會》,展示在現今網絡及新世代世界,這位「廟街歌王」亦能穩佔一席之地。
入行超過50年的尹光,以通俗粵語地道歌深入民心,他不是第一次衝上紅館,1991年已首度踏上這個歌手的表演聖地。他憶述:「當時因為一些緣故,張耀榮先生要臨時找個人頂替紅館檔期,我本來不識對方,但他就邀我演出,最初因宣傳不夠,開售時反應冷淡,至開騷當日,竟然很多人排隊買票,即時爆滿,之後一年內共開了3次紅館騷,所以我是十分感激張先生的賞識。」
尹光坦言多來都有人再邀他上紅館,但他覺得壓力太大。「因為紅館舞台較大,要記好多走位和機關,試過有次自己行錯位,幾乎跌落台;而且又要考慮票房,如賣得差會影響聲譽,所以一直沒再開,但今年突然有個『AI尹光』熱潮,主辦提議不如再做,我便說好啦,自己可以多唱年輕人的歌,也有新鮮感。」
見證香港夜經濟
尹光在70年代起便以市井及地道的曲風,唱出小市民百態和諷刺時弊,被視為次文化的表表者。其實尹光並非在香港土生土長,他本在越南出世,小時候家境富裕,7歲起便唱大戲,唱到成文武生,後來越戰爆發,他在1970年正式移居香港。繼續歌唱事業,早期跟隨潮流唱國語歌,卻自稱不受歡迎,後來才轉唱通俗歌曲。
他細說前塵:「當時推出了一首講小巴司機的《十四座》,很受坊間歡迎,自此便開始這條反映現實和諧趣的歌路。」不過,因歌曲的市井題材,電台和電視台都很少播,尹光也常受抨擊。「好多人話我的歌教壞人,其實我從未唱過粗口,最多只是踩界;以前我被指未夠班,從未上過電視台唱歌,但也沒所謂,你們不播,我便自己登台唱,一樣受到歡迎,一年出到3張碟,都十分好賣。」
尹光被封「廟街歌王」,可是在80年代,他說未曾在廟街表演,唱得最多是當時盛行的夜總會和酒廊,見證過當年香港的繁榮夜經濟。「那時最高紀錄一晚唱9場,由晚上7點唱到凌晨4點,我自己駕車,晚晚由港九唱到新界。」直至90年代這些夜場漸漸式微,尹光才沒有再唱,因為觀眾口味不同,他也有機會跟TVB簽約,做了4年藝人,之後因想全力登台搵錢,才沒再續約。
曾一晚輸一層樓
他不諱言,以前走埠登台容易賺錢,可是他亦曾因為嗜賭,輸掉不少身家,1979年在澳洲登台時賭錢,一晚輸了10萬,幾乎是當時香港買一層樓的價錢。1984年時試過輸錢後問人借了5萬元,那時突然醒悟。「自己一晚歌酬都是幾千,借幾萬怎樣還,求神拜佛希望一鋪翻身,估不到真是贏了錢,還清債後,便決心戒賭。」之後他一直能抗拒誘惑,偶有小注怡情,但沒有再豪賭。
尹光跟同是歌手出身的太太李麗儀結婚41年,不論在公在私,互相扶持走過人生。他形容:「太太都是唱搞笑歌,我們可一齊拍檔登台,有甚麼意見都容易傾,我只專心表演,其他財政、服裝以至家務都是她負責,像半個經理人,有事找她談便可。」尹光自言夫妻間最重要是互相尊重,除非是有第三者,否則任何事都可以有商量,而自己多年都是一條心,自然能同度大半生。
養生之道戒暴躁
今年74歲的尹光,依然能與時並進,緊貼潮流,曾跟ERROR成員保錡在電視節目一齊唱rap,也難不到他。問到養生之道,尹光笑言最重要戒暴躁。「以前太多工作,人好易躁,脾氣好大,試過在現場鬧電視導演,現在年紀大了,很多事已看化,有健康已足夠。」
他現時會定期做gym、打乒乓球來強身,飲食方面,平時少食煎炸油膩食物,亦已戒魚生。「其實我好鍾意食刺身,不過驚消化不來,故不再吃了。」11月開騷前,他更會閉關,以食住家飯為主。
唱歌表演了逾半世紀,尹光回顧人生,一直都是保持隨遇而安的心態,不作無謂強求,自然樂活人生。雖然他的名曲之一是《少理阿爸》,其實從來以父親的金石良言作座右銘。「爸爸以前教落:『求名求利求己不求人』,即是所有事情都應自己去爭取,不要指望有人會關照。現在我也是這樣教後生仔,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只要肯做去學,沒有事情不會成功。」
...................
圖片:湯致遠攝、Facebook
作者、責任編輯:陳家昌
▲ 尹光與時並進,經常抱開放心態,學習新鮮事物。
▲ 新歌《Dear Myself》是他首支抒情歌,唱出人生歷程,更順應熱潮跟 AI 版合唱。
▲ 尹光為人沒架子,跟時下的年輕藝人十分合得來。
▲ 相隔多年,尹光再上紅館舉行演唱會。
▲ 雖然多唱通俗歌,其實尹光最擅長和熱愛的是戲曲。
▲ 跟太太結婚 41 年,走過大半生。
▲ 入行 50 多年,尹光認為不論順流逆流,都要有隨遇而安心態。
▲ 出道時被封「廟街歌王」,卻自言很少在廟街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