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中國品牌走出去 再創香港輝煌

評論 2023/09/23

分享:

分享:

20年前,我剛來香港讀書的時候,朋友告訴我,香港的超市裏面,國產品牌的產品只有一種:青島啤酒。也許這個說法有些絕對,但事實上國產品牌也確實不多,即使時至今日,在琳瑯滿目的超市貨架上,也不太能見到國產品牌的商品。與之相對應的,歐美、日韓,甚至台灣、泰國的品牌和產品都隨處可見。

這是一個奇怪的現象,如何解釋?以前可以說,內地產品質量不好,消費者不購買。但今時今日,當全世界優質產品都已是中國製造的時候,我們自己的優秀品牌卻依然難以打入香港市場。我想以一個經典的品類來討論一下這種現象:汽車。

自從10年前我開始開車,香港朋友就告訴我,要麼買奔馳、寶馬、奧迪,要麼買性價比高的日本車。果然,第一次我選擇了日本車,價格相宜,用起來順手。幾年後換車,家裏人口多了,需要七人車,調研後發現可供選擇的也就那麼幾個日本的經典款式型號。至於電動車,香港這些年來,都以Tesla為主,幾乎Tesla就是電動車的代名詞。

國產電動車內地盛行 港卻罕見

疫情結束後,回到內地,發現滿大街都已經是國產電動車的天下,品牌眾多,百花齊放,尤其SUV(運動型多用途車)和七人電動車,造型優雅、內飾豪華、超大熒幕、智能控制、乘坐舒適,易於駕駛,再加上極具競爭力的價格,非常吸引。此外近幾年來,汽車充電樁的發展也已經非常普及,內地的很多朋友,基本上都已開起了電動車。

回到香港,再次行駛在香港的道路上,看着眼前駛過的一輛輛德國車、日本車和Tesla,突然產生一種香港落後於時代的感覺,偶爾一輛車尾貼着「build your dream」的比亞迪電動SUV從眼前閃過,帶來一絲驚喜。為甚麼國產電動車在香港的普及率那麼低?實在有些難以理解。曾和一位本港大型汽車代理商的客戶經理聊天,他也不理解作為中資背景的公司,為甚麼都沒有代理比亞迪、小鵬、理想這些很棒的電動車。

在中國經濟落後、物資匱乏的年代,香港作為獨特的存在,成為海外資本、品牌、產品進入中國腹地的唯一選擇。尤其在改革開放以後,內地經濟高速發展,香港更是伸手就可以賺大錢,數十年如一日,成就香港成為國際貿易物流中心。但近20年,尤其是中國加入WTO後,內地可以直接連通世界,對香港賺easy money產生極大的衝擊。從開始做大班、代理商賺錢,到賺稅差、滙率差的錢,到現在自由行來港消費帶貨,疫情3年內地電商平台已打通海外網購的管道,跳過香港指日可待。香港會就此衰落,不再重要了嗎?

港可轉拓中國品牌 銷往全世界

調轉方向,從過去將歐美海外產品向內地傾銷,轉變為幫助中國優質且有競爭力的產品走出去,幫助中國產品發展品牌,進行國際化包裝和行銷,進而傾銷到全世界,不僅銷售到歐美,還能銷售到東南亞甚至非洲,這可能是香港一個更大的機會,讓香港再次重要,更加富裕的新的歷史機遇。

希望兩年後再次換車的時候,香港能有更多的國產電動車可供選擇,我想好了,要買一輛國產電動七人車!

有本港大型汽車代理商客戶經理表示,他也不理解中資背景的公司,為甚麼沒代理比亞迪、小鵬、理想這些國產電動車。(中新社資料圖片)

撰文 : 耿春亞 在港內地畢業生聯合會主席

欄名 :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