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ESG五個「持續」 為未來創造價值

評論 2023/09/27

分享:

分享:

中國經濟在過去數十年取得了令人矚目的高速增長,如今正逐步轉向高質量發展,從速度導向轉為質量導向。一方面中國加速建設創新型國家,推動技術創新在經濟發展中的應用;同時中國展現負責任的大國擔當,提出「雙碳」目標,大力推進綠色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

綠水青山的綠色,已成為當前中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底色。新時代企業需要從策略層面出發,以綠色為發展方向,以創新為發展動力,以提升業績表現、和建設美麗中國為企業責任。

強化ESG管理 應對氣候變化

我認為推動環境、社會和治理(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ESG)方面,可以實踐5個「持續」,為未來創造價值。

第一,持續強化ESG管理,增強應對氣候變化能力:

當前氣候變化仍是環境、社會及治理體系當中受關注程度最高的議題,今年夏天颱風、暴雨、洪水等極端氣候問題,嚴重影響企業及供應鏈的正常營運,進而影響企業的盈利能力和經濟社會的穩定性。因此,企業應加強ESG管理,分析氣候相關風險和機遇,提升可持續發展的實力和韌性。

第二,持續探索綠色轉型,發現全新市場機遇:

綠色轉型為企業創造了廣泛的業務發展機遇,企業可通過研發創新,將「綠色」元素植入產品和服務的全生命周期,推出環保和可持續的產品和服務,滿足日益增長的環保消費需求,開拓新的市場份額;同時,採用迴圈經濟模式,可將產品的生命周期延長,減少廢棄物產生。

數碼化技術 提高治理效率

在投資領域,金融機構投資者愈來愈關注綠色和可持續投資,為綠色、低碳、鄉村振興等產業引入資本,開發ESG投資產品。企業通過自身的綠色轉型,可以獲得更多投融資機會,以擴大生產,贏得競爭優勢。

第三,持續研發創新數碼工具,提升企業發展效率:

數碼化轉型改變了企業營運和競爭環境,通過將數碼化技術與ESG管理結合,企業可以更好地管理環境和社會風險,提高治理效率,促進長期價值的創造。

在環境方面,數碼化技術可以用於監測和優化能源使用,從而提高能源效率和減少碳排放。智慧能源管理系統、智慧感測器和大數據分析可以為企業提供能源消耗的即時監控,並提供優化建議。同時,數碼化轉型可以協助企業追蹤和報告其碳足迹,使其能夠更精確地了解自身的環境影響。在社會領域,數碼化轉型可以提升數碼包容性,讓長者、弱勢社群更容易獲得資訊和服務,從而促進社會平等。在治理領域,數碼化技術可以提高資訊披露的透明度,說明企業更好地與持分者共用ESG資訊,提升企業的信任度。

第四,持續提升資訊披露水平,構建中國特色ESG生態:

當前,ESG仍然存在標準和指標不一致、數據質量不高和缺乏透明度等問題,需要監管機構、投資者、專業機構等共同努力。今年6月26日,國際可持續準則理事會(ISSB)正式發布兩份國際財務報告可持續披露準則,旨在提升全球可持續發展資訊披露的透明度、問責制和效率。

與此同時,中國也在加速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ESG體系。今年8月,國資委印發了《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專項報告編制研究》,進一步引導和規範國內企業ESG資訊披露標準。

中國企業應積極制定行動計劃,從治理、策略、風險管理、指標與目標等角度持續提升ESG資訊的質量。同時,企業應為提供可比較和可驗證的ESG數據作好準備,以應對更高的披露要求,以及即將到來的ESG數據鑑證工作要求。

改善員工福利 加強人才培養

第五,持續改善員工福利,激發企業ESG潛能:

員工是企業的重要資產。改善員工福利不僅是實現ESG目標的重要途徑之一,也能極大地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一方面企業提升ESG表現可以為員工創造更安全、健康的工作環境,提供完善的事業發展路徑,進而吸引和發展高素質人才,強化企業競爭力;另一方面,多元、公平與包容的職場文化更容易激發員工的創造能力,推動新產品和服務的開發,促進團隊及客戶間的高效協作,激發企業ESG潛能。

此外,企業需未雨綢繆,加強ESG人才培養,吸引並打造具備ESG專業知識的人才團隊。企業可以通過提供ESG培訓和進修計劃,幫助員工了解ESG概念、合規要求和最佳實踐方案,加強在ESG領域的能力儲備。

中國的高質量發展是一個持續的進程,企業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活力源泉,不斷提升ESG管理水準,是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式現代化、促進中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期待各界加強合作,攜手共同推動經濟效益、環境效益、社會效益多維共贏。

作者認為極端氣候問題嚴重影響企業及供應鏈的正常營運,故企業應加強ESG管理,分析氣候相關風險和機遇,提升可持續發展的實力和韌性。圖為北京商務中心區。(路透社資料圖片)

撰文 : 陳凱 安永中國主席

欄名 :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