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深港開發區 容納內地客

評論 2012/09/14

分享:

分享:

港府最終作出明智的決定,成功說服中央和深圳市政府暫緩深圳當地非戶籍居民以「一簽多行」的自由行(或個人遊)身份來香港旅遊。筆者認為這是特首梁振英上任以來最重要的德政,希望他能繼續努力,多做些民生事務,這才是大眾市民之福!

2003年7月推出的「自由行」措施的確為香港旅遊業注入新動力。根據政府統計處的資料,2011年訪港內地旅客為2,810萬人次,遠高於2003年的847萬人次;內地旅客在香港的總消費開支則由2003年的145億港元急升至2011年的1,471億港元,升幅高達9.1倍,同期,整體旅遊業增加價值(Value Added)也急升超過9成。

從經濟角度分析,自由行對香港經濟有以下兩個正面的影響︰

自由行帶動 服務業增長強勁

(1)加快經濟增長

香港回歸中國首6年(1997年第三季至2003年第二季),可謂是多災多難。本地經濟不斷受外圍的震盪影響,包括1997至1998年的亞洲金融風暴,2001年的911恐怖襲擊和2003年的SARS疫症的衝擊,最終引至兩次經濟衰退(1998年第一季至1999年第一季和2001年第四季至2002年第一季),而在這6年期間,香港每年平均經濟增長只有1.4%。

但自2003年7月中央政府推出自由行措施支持香港,大量內地旅客來港消費,刺激旅遊相關行業出現強勁增長。以零售、住宿和飲食3個直接受惠於自由行的行業為例,2004至2010年期間,這3個服務行業的增加價值有明顯增長(見表),顯示自由行對本地旅遊業發揮出重大的支持作用。

自由行不單令香港旅遊業重拾舊日光輝,亦拉動本地消費氣氛,當內部消費增大,這亦加快經濟增長步伐。在2004至2011年期間,香港經濟每年平均增長高達5.1%,遠較未有自由行前高。

製造大量職位 改善失業狀況

(2)創造就業機會

2011年人口普查結果顯示,本港有4成的人口為15歲及以上只有初中或以下的教育程度。反映本地勞動市場充斥不少低學歷的勞工,而自由行正好為本港製造大量這類職位空缺,對改善低學歷勞工的失業狀況有很大的幫助。

圖一是2001至2010年的旅遊業就業人數,在2003年,旅遊業的就業人數只是139,700,而2010年的旅遊業就業人數已飈升至218,000,只是短短7年,旅遊業職位增幅高達78,300個,約佔香港總勞動人口2%。近年本地失業率能夠處於低水平,自由行絕對是功不可沒。

從近年的經濟成果來看,自由行看似「百利而無一害」,但經濟學告訴我們,世上是沒有免費午餐,當你食得過飽,你會感到消化不良或甚至食出禍來。

自由行衍生出來的負面影響實在不少,對社會影響包括「雙非」、「黑工」和「走水貨」等問題。雖然梁振英已用政治手段暫時解決了「雙非」問題,但「黑工」和「走水貨」仍需要政府相關部門加強力度打擊才可以將情況改善。前幾天,保安局和海關成立專責行動小組對付以「螞蟻搬家」式的走水貨活動已是一個非常好的開始。

推高舖價租金 營商響起警號

現在筆者最擔心是由自由行引發出來的兩個經濟問題。第一,自由行帶旺香港旅遊業是毋庸置疑,但同時亦推高了商舖售價和租金。圖二和圖三分別是私人零售業樓宇(包括領匯持有的物業)售價和租金指數。自2003年這兩個指數分別見底後即展開大升浪。至今年7月私人零售業樓宇售價和租金的升幅分別是84%和438%,反映營商成本急升。對一般企業和商戶來說,商舖售價和租金的驚人升幅已令他們叫苦連天。而近幾星期本地零售業公布的業績明顯放緩,已為香港營商環境響起警號。

第二,香港的酒店入住率已升至高水平,尤其是乙級高價酒店和中價酒店的入住率在2011年已達9成或以上(圖四)。顯示香港能接受自由行的能力已差不多接近飽和點。雖然最近3年新增酒店房間超過3,000間。但內地旅客增長速度太快,形成乙級高價酒店和中價酒店供應緊張,加上未來幾季新增酒店房間非常有限,根本難以滿足現在內地旅客需求。

酒店供應緊張 出入境壓力大

另外,現在7個出入境管制站,除了文錦渡管制站外,內地抵港旅客的數目不斷增加。去年,內地旅客經7個管制站出入境人數已升至253,403,938,即平均每天694,258人次。一旦容許深圳非戶籍居民來港自由行。每天新增出入境的人數必會大增。無疑是令現在駐守以上出入境管制站的海關人員的工作量百上加斤。

梁振英政府應就將來自由行的旅客數量和香港的可負擔旅客能力作出一個準確計算。但香港島和九龍始終是彈丸之地,實在不能容納數字不斷膨脹的內地旅客,政府有需要將內地旅客疏導至較偏遠的新界區和離島。

一國兩制研究中心,早前建議開創深港特別開發區(可有購物和會議設施)是一個可解決內地旅客不斷增加的方法。其實在外國例如加拿大安大略省已有類似計劃(例如在2004年多倫多市郊落成的Vaughan Mills大型商場),在吸納和分流美國旅客方面做得非常成功。

政府亦可以加快發展非本地旅客離島旅遊的速度,香港總共有超過260離島,可塑造空間甚大,筆者將在下篇文章再談此方面的發展,希望不會令讀者失望!

(作者長期從事金融與計量經濟研究、曾於中文大學經濟系任教授)

筆者指出,自由行旅客來港,雖加快香港經濟增長步伐,但衍生的黑工、商舖售價、酒店壓力等問題,要加以正視。(資料圖片)

撰文 : 關焯照 經濟學家

欄名 : 自由行禍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