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下頁

中外廣角鏡

公元651年,薩珊波斯為黑衣大食(阿拉伯帝國阿拔斯王朝;「大食」乃波斯語稱呼阿拉伯的漢語譯音,「黑衣」指阿拔斯朝崇尚黑旗)所滅,末代王子卑路斯其後派人來到大唐,請求軍援復國。唐高宗以路途太遠,不宜出師...

連兆鋒

中外廣角鏡

2023/03/20
中沙伊加速俄烏斡旋 更助台海和平?

政治是妥協的藝術。這句話的重點除了「妥協」,還少不了「藝術」,否則豈非成了「政治是妥協」,讓人笑話? 南韓對日本放開歷史恩怨,早有先例,前總統朴正熙就邁出重要一步,影響深遠。現任總統尹錫悅如今邁出自己...

連兆鋒

中外廣角鏡

2023/03/13
南韓替日賠罪 尹錫悅想當朴正熙?

托塔天王照妖鏡一出,妖魔鬼怪原形畢露!中國公布關於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12點立場,俄羅斯高度重視,烏克蘭亦部分認同,指中方發聲整體是好事,美國和北約卻嗤之以鼻,斷言只益俄羅斯。 這都不意外,畢竟是人是鬼...

連兆鋒

中外廣角鏡

2023/03/06
馬克龍急訪華促談 朔爾茨悶聲發財?

如何把老虎項上金鈴解下來?最簡單當然是找繫上去的人,那人有辦法在老虎頭上繫鈴,自然也能解鈴。但是,如果繫鈴人不願解鈴,或者更恐怖的,繫鈴時就被咬傷咬死了,那怎麼辦? 那就要另外找個勇敢冷靜、足智多謀、...

連兆鋒

中外廣角鏡

2023/02/27
俄烏戰爭周年 京積極斡旋危中有機

一年前的今天,北京冬奧在「一起向未來」(Together for a Shared Future)口號下圓滿閉幕。當時各方也許沒有想到,未來確是世界一起分享的,只是並非同甘,而是共苦。北京冬奧後4天,...

連兆鋒

中外廣角鏡

2023/02/20
俄烏鏖戰一載 京須防美「讀死書」

中國科幻出圈,海內外熱議《流浪地球2》,但美國人近日更關注的,是「流浪氣球」,這同樣堪稱大製作。 《流浪地球》原著作者劉慈欣另一短篇小說《全頻帶阻塞干擾》中,講述中國軍隊面對美軍入侵,在對方高度信息化...

連兆鋒

中外廣角鏡

2023/02/13
隱形戰機打「UFO」 中美鬥爭更棘手

一個美國人走在埃塞俄比亞小鎮街頭,當地小孩難得一見外國面孔,興奮地跑過來和他握手,問:「你是中國人嗎?」 以上是瑞典烏普薩拉大學(Uppsala University)印度裔學者斯溫(Ashok Sw...

連兆鋒

中外廣角鏡

2023/02/06
美重新盯上非洲 能否抗華影響力?

劉慈欣科幻名著《三體》改編電視劇1月中開播,至今口碑不俗,忠於原著之餘,人物刻畫可謂比小說飽滿,「維度打擊」碾平了去年12月推出、大幅改動而評價插水的動畫版。《三體》故事極其宏大,改編絕非易事,大家原...

連兆鋒

中外廣角鏡

2023/01/30
從《三體》看中美 猜疑鏈怎打破?

《紅色警戒》、《魔獸》、《世紀帝國》等即時戰略遊戲,筆者這一代人相信都頗熟悉。它們的畫面都由高空俯視,玩家能一眼看清敵我雙方部隊。點擊拖拽滑鼠,就能選取部分或全部自己人,再按一下右鍵,即可命令他們移至...

連兆鋒

中外廣角鏡

2023/01/16
2023美願打俄願捱 拜登對華笑裏藏刀

「凡是過去,皆為序章。」(What's past is prologue.)這是莎士比亞名劇《暴風雨》(The Tempest)台詞,既可解作現今局面皆由歷史因素所致,但亦可讀為:過去有何恩怨情仇,俱...

連兆鋒

中外廣角鏡

2023/01/09
美國會百年荒誕劇 中美回穩添助力?

2020百年一遇疫情爆發,人類倉促應戰新冠病毒;2021世界艱難緩慢適應,以為捱過兩年苦盡甘來,誰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2022炮火染紅東歐天空,戰區腥風血雨朝不保夕,戰區以外難逃饑寒交迫…… 2023...

連兆鋒

中外廣角鏡

2023/01/03
環球風險循環加速 2023危局怎解?

天下大亂世界大變,不同大國研判多少相同,只是意圖截然不同。中國形容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暗指東升西降、世界多極化;俄羅斯說得更白:「西方主導世界的時代正在結束」;美國也稱「後冷戰時代已無疑告...

連兆鋒

中外廣角鏡

2022/12/28
朔爾茨的百年變局 德國大外交成色幾何?

卡塔爾世界盃「諸神黃昏」,可能是「絕代雙驕」美斯、C朗拿度的最後一屆。讀者看到本文時,率「潘帕斯雄鷹」阿根廷挺進決賽的美斯,能否翱翔絕頂一捧大力神盃,懸念已經解開。可惜葡萄牙早已奏起法朵怨曲,8強出局...

連兆鋒

中外廣角鏡

2022/12/19
美斯C朗MBS 綠茵球王與沙漠梟雄

卡塔爾世界盃有聲有色,宣示中東不是你們想像的戰亂落後,讓一些西方人看不順眼。某些大台連揭幕禮也不願直播,讓本國球迷叫罵。某些傳統強隊心思都用於政治表態,結果連16強也踢不進,遭網民群嘲。 足球世界盃繼...

連兆鋒

中外廣角鏡

2022/12/12
「地緣世界盃」中東開踢 中美對攻爭冠?

歐洲一盤散沙,不是隨口說的,有累累事實為證,事件簿上周再添幾筆。只是正如劉備帶着殘兵也能助孫權成功抗曹,明智的人還是要穩住歐洲、拉攏歐洲。 歐盟首長不和 一致對華成空談 隨着俄羅斯前景轉淡,歐洲日子如...

連兆鋒

中外廣角鏡

2022/12/05
中美歐三國演義 走到十字路口?

阿波羅飛船的制導電腦,比不上現在一個手機充電器?以運算速度計,是的,盡管充電器不能將你帶到月球。這就是摩爾定律(Moore's law)的結果。 美國電子工程師Gordon Moore 1965年提出...

連兆鋒

中外廣角鏡

2022/11/28
美步步挖台芯片 摩爾定律已死?

兩個人走路,乙撞到甲。甲:「你這樣不厚道。」乙:「我無意和你衝突哈!」 乙再撞到甲。甲:「這是我的紅綫,請你尊重。」乙:「我只想和你激烈競爭哈,很負責任的那種哈!」 乙第三次撞過來。甲:「勿謂言之不預...

連兆鋒

中外廣角鏡

2022/11/21
習拜會誠可貴 大外交價更高

你請了兩個律師,兩人都是代表你的利益,你當然不希望他們吵架對着幹,但美國人很奇怪就喜歡這樣,那兩個律師一個叫「總統」,一個叫「國會」。 美國中期選舉,總統拜登(Joe Biden)不出所料勢成跛腳鴨,...

連兆鋒

中外廣角鏡

2022/11/14
拜登跛「單腳」 對中俄利害不一樣

網絡近日流傳一段子:一個月前,德國人喊着要「去中國化」;一個月後,德國人嘴裏仍然是這句話,但後面加了一個字,變成「去中國化緣」。 這當然只是笑話,但可謂傳神演繹了德國困境。所幸德國總理朔爾茨(Olaf...

連兆鋒

中外廣角鏡

2022/11/07
自殘不是自立 德對華「酒醉三分醒」

不記得大兒子怎樣死、問死了的議員在哪裏、稱賀錦麗為總統……拜登公開犯迷糊、前言不對後語已經不是新聞。令人更無語的是,拜登政府也是這樣。 美國「不求衝突或新冷戰」,美中「和平共存」……白宮10月公布「國...

連兆鋒

中外廣角鏡

2022/10/31
芯片禁令如宣戰 拜登撕和平偽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