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下頁
國是港事
還有不到3星期,2020年便過去;這一年,非比尋常。疫情肆虐,打擊全球經濟,國際商貿步入新常態,為企業帶來重重挑戰。雖然世界各地的實體展覽及商貿活動因疫情受阻,貿發局仍積極靈活應對,推出各項數碼平台,...
劉會平
國是港事
特首林鄭月娥早前公布《施政報告》,從民間的即時反應來看,似乎是「彈多過讚」。原因除了特首個人民望、政策是否得公眾歡心以外,從政治技巧的角度來看,也和當局對公眾期望管理不足,以致整份報告予人「雷聲大、雨...
周日東
國是港事
隨着本港新冠肺炎疫情進一步惡化,政府已收緊限聚令至兩人一組,違令罰款增至5,000元,食肆提早關門,強制病毒檢測的群組亦擴闊至的士司機以及老人院等行業。雖然政府仍然否定現階段進行全民強制檢測,但當局已...
龐朝輝
國是港事
筆者前文以經濟學的供需原理,分析了比特幣價格升跌的機制與變化關鍵。誠然,無論是貨幣或商品,只要有需求和供應,則透過邊際的需求變化而形成價格,再在市場上進行交易或交換,這個貨幣或商品本身就有市場價值,就...
許佳龍
國是港事
最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幫助香港年輕人到大灣區發展,客觀的說,如果沒有大灣區或內地學習工作的經驗,香港年輕人要在一個新的地方適應語言文化、結交朋友、融入環境、尋求事業機會,其實是很不容易的事情,就如我當年...
耿春亞
國是港事
近日,移民議題再次成為坊間熱話,連帶對於如何以「永久離港」為理由申請提早提取強積金亦受到關注。有見不少有關以「永久性地離開香港」為由提早提取強積金的報道和討論有所偏差,積金局藉此作一些解說,以釐清當中...
余家寶
國是港事
受到新冠疫情影響,本港經濟不景,最新8至10月失業率達6.4%,當中20至29歲青年失業率逾一成。要解決年輕人的失業問題,協助青年提升競爭力,讓他們有多元發展出路,是關鍵之一。 本港政府一直推動職業專...
國是港事
「起底」行為令人深惡痛絕;遺憾的是,現今有些人把個人資料用作武器,試圖傷害或威嚇政見不同的人,或使他們噤聲。 甚麼行為會構成「起底」?「起底」涉及從不同來源收集目標人物或其家屬的個人資料,例如身份證號...
鍾麗玲
國是港事
行政長官剛發表施政報告,亮點似乎不多,主要是在明日大嶼和大灣區青年工作計劃。其他的如乘車計劃、重建大坑西村等都不是長遠政策,看完這份遲了發表的施政報告,完全看不到香港有更美好的將來,因此這份施政報告是...
李兆波
國是港事
由於香港人既不接受猶如戒嚴般的全面封城,亦不讓政府透過流動科技監管個人行蹤,因此特區的新冠疫情全年一直反覆。而特區政府所謂的「張弛有度」抗疫法,似乎是:(1)每次大節日來臨前,透過一系列調控社交距離的...
黃永
國是港事
特首於上月底發表的施政報告涉及眾多範疇,其中一項我認為對香港未來極為重要,但市民大眾卻或會忽略的,就是中央支持香港機管局按市場化入股珠海機場,以期把珠海機場變成香港的第四條跑道。當局更計劃在港珠澳大橋...
陳智思
國是港事
投資者真金白銀投資一間公司,固然希望自身權益受到保障。現時,每間上市公司均設有獨立董事的職位,負責監督管理層的工作,以免他們做出有損股東權益的事,但坊間對現有的獨立董事制度有不少意見。究竟現存的制度有...
國是港事
香港最近一個星期和世界很多地方一樣,氣溫驟降令新一波疫情迅速蔓延,美國及歐洲多國都突破每天新症確診宗數的紀錄,多國也相繼再次收緊抗疫措施,或在不同風險區域實施分級制,限制居民出入,以及關閉不同公眾設施...
龐朝輝
國是港事
通識教育科(通識科)實施以來爭議不絕,社會上對課程的設計亦存有不少誤解。我支持改革通識教育科,亦期望改革能正本清源,回歸初心。 通識科初心 培養學生自學能力 在2000年揭開序幕的教育改革,以「終身學...
羅范椒芬
國是港事
比特幣(Bitcoin)近日升勢凌厲,11月24日升穿1.9萬美元大關,高見19,087.75美元,由年初迄今,累計升幅達1.6倍。比特幣價格暴升,升勢令人目眩。有投資銀行高層說,連他也弄不懂影響比特...
許佳龍
國是港事
租置計劃無疑給不少公屋居民圓了他們的置業夢,也為他們帶來不少財富。但重推租置計劃同時也帶來了不少問題,當中最嚴重的後果,是會吸引大批本來可自我解決住房問題的人也來申請,同時公屋的存量卻大量流失。 去年...
何濼生
國是港事
新冠肺炎疫情令全球跨境航空旅遊和相關業務出現斷崖式下滑,並對整體經濟產生了深遠影響。香港與新加坡同屬國際都會和航空樞紐,對邊境開放有高度依賴,但病毒跨境傳播的風險也高。港新航空旅遊氣泡計劃則可在風險可...
陳建強
國是港事
《2020年施政報告》於上周三(11月25日)發表,其中「土地房屋」這個我城的「老大難」問題,依然是焦點之一。 特首表示政府「已全數覓得興建31.6萬個公營房屋單位的330公頃土地,可以滿足未來10年...
曾文兼
國是港事
歷任行政長官的《施政報告》都曾遭詬病欠缺長遠規劃藍圖,大多在不同範疇設立各種基金、委員會等等,老調不斷重彈,沒甚麼新意。相對地,本年度的《施政報告》多了長遠計劃,內容算是豐富,除了強調有中央支持,香港...
葉劉淑儀
國是港事
近年部分傳媒報道施政報告時,傾向使用「圈套法」:刻意把洋洋灑灑數萬字的內容,單純「套」在一個影響範圍細的敏感點,再透過煽動港人對內地的不滿情緒,繼而否定全份報告--至於今年「圈套」,則落在鼓勵青年北上...
黃永
國是港事